※ 引述《KILLE (啃)》之銘言:
: 1966年為與中國共產黨之文化大革命運動分庭抗禮,孫科、王雲五、陳立夫、陳啓天、
: 孔德成、張知本等1,500人聯名給行政院寫信,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以維護傳統中華文化,發揚革命精神。
: 1967年7月28日,臺灣各界舉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現名為中華文化總會)發
: 起大會,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任會長,運動即在臺灣和海外推行。
: 那有無這運動實際建樹的卦?
《推背圖諰》383-384 頁 〈台灣諗〉
老蔣來台,國府反攻雖然幻滅,然其建設台灣成為中國復興基地,卻是影響歷史深遠
。台灣以往於東亞文明發展乃是邊陲之地,過去清日得台皆以台灣作為羽翼邊塞而已;而
今國府失土敗退來台,猶如中國歷史晉宋南遷之局,乃將中華文化精粹隨之而渡。
老蔣不僅護運故宮歷代國寶精品來台,更是設法讓渡中國正統於台灣,除以網羅大批
精英學者來台,更是刻意挈領儒道佛相關傳人來台,儒家孔子傳人孔德成及曲阜孔府文物
、道家仙宗傳人劉培中、道教張天師傳人張恩溥及其傳承信物、藏傳密乘佛教之內蒙法王
章嘉呼圖克圖…等皆隨之來台。此後台灣佛教傳承大陸來台教化,大乘佛教慈航法師來台
成為台灣首位圓寂肉身不壞,聖嚴、星雲、惟覺、及印順弟子證嚴等僧侶爾後更是引領台
灣大乘佛教興盛發展,藏傳密乘紅教諾那呼圖克圖弟子華藏上師其後亦然傳承在台。
國府來台傳播推動北京話為基礎之國語教育,一九四六年即有北京旗人齊鐵恨來台主
持廣播國語教學,連續八年主講朗讀,口音爾後成為台灣標準國語發音;一九四八年北平
注音報紙《國語小報》遷台而成《國語日報》,在台推行國語教育至今不衰;國府遷台更
是伴隨大量智識人才逃難來台,進而增益台灣教育師資。
一九六一年台灣文化界以爭議胡適學術成就為始,至於次年初李敖發表〈給談中西文
化的人看看病〉一文掀起中西文化論戰,即使胡適不久過世台北,爭論仍然持續混戰至一
九六三年方止;此一論戰盛事,承繼民初中國之新文化運動至於科玄論戰之風,並無新意
,乃是民初文化運動在台之最後迴光返照。
一九六六年中共文化大革命之際,老蔣因應反共時勢議意,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隨即國府官方配合鼓吹推動政策,然則多為形式作業,多年重大實務成就乃在全面整理編
印出版種種古籍之現代今譯註釋,編譯中西名著以及種種相關中華文化之學術叢書,助益
大眾增進中西文化素養。真切復興影響後世國運之中華文化傳統,反而不在官方推動,而
在民間講學人物。
南懷瑾曾為國軍軍官,抗戰時期棄官參禪訪道,雲遊川藏,後又閉關修行及參學藏密
,遷台而後弘法雜說國學諸家與指導佛道修行;雖其學問龐雜顯疵,不礙作為文化人物,
弟子遍及官商各界,影響兩岸深遠。
毓鋆原為滿清宗室,同歲溥儀而幼少伴讀國學經史子集,親受國學大師教導,青年留
學日德修習軍事,返華成為滿洲國情報首長而秘密聯絡國府抗日;後隨國府來台,乃以遜
清守節不就官職,一九五八年受胡適引薦開啟講學之路,一九七一年於台北鄰近台灣大學
開設私人講學,傳授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國學經世致用之道至於二○○八年,發揮義理
五十餘年,弘揚傳統文化,門生眾多,後世功業乃比文中子之德,敦流興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