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中時電子報
2.記者署名:
謝佩穎
3.完整新聞標題:
國產蚵混充「越南蚵」降成本 漁業署跨部會抽驗祭刑責
4.完整新聞內文:
國產蚵混充「越南蚵」降成本 漁業署跨部會抽驗祭刑責
記者 謝佩穎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8/30 15: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8/30 15:44
https://cc.tvbs.com.tw/img/upload/2024/08/30/20240830153904-f5850b98.jpg
杜絕混充越南蚵,業者認為政府應該強硬規定產地標示。(圖/魚塭千金鮮魚鋪提供)
台灣牡蠣長期面臨「混充」狀況,越南蚵進口逐年增加,消費者在銷售端根本無法用肉眼
分辨。東石在地販售牡蠣的商家蔡靜雯表示,現在不少大盤商從越南進口牡蠣,直接混充
台灣蚵整包銷售,對消費者來說不公平,呼籲政府應該要強硬規定產地標示。
蔡靜雯表示,混充越南蚵已經行之有年,由於在地嘉義東石的牡蠣買賣都是用「一簍」帶
殼計算,買來剖開後需要承擔死殼風險,若是氣候狀況不佳,有可能導致「空殼率很高」
,成本就再墊高,不少大盤商為了降低空殼率,直接從越南進口牡蠣,且都是剖好去殼,
每台斤成本甚至比國產蚵還便宜30至40元。
不過越南蚵和國產蚵外觀上的差異,肉眼無法分辨,但新鮮度還是有差別,蔡靜雯指出,
越南蚵剖好後再運出國到消費者手上可能已經過三四天,甚至不少大陸蚵還會「洗產地」
,先從中國飛往越南,再運送到台灣,從產地到餐桌已經過了好幾天。
對此,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接受《TVBS新聞網》訪問時回應,目前是鼓勵產地端,申請產
銷履歷的QR code,並補助標籤機,協助產地端使用符合衛生安全的包裝,並且張貼產地
標籤。針對市售混充的部分,去年水試所已經研發出產地識別技術,並跨單位聯合食藥署
定期抽驗市售牡蠣、邊境管理,漁業署則針對產地標籤進行抽驗,若有混充不實,恐涉及
食安法行政罰鍰,更有刑事責任。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tvbs.com.tw/life/2602679
6.備註:
(  ̄ c ̄)y▂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