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849092
中國棄嬰變身美國公主?跨國收養孤兒的「童話真相」
文/鍾欣穎
2018年12月,中國網路瘋傳一則名為《中國棄嬰成美國小公主》的文章。文中提及一名小
女孩莎拉(Selah),原本是出生在中國貴州的2歲棄兒,被一對美國白人夫妻領養後,在
新家庭過著小公主般的生活,有專屬的臥室、開生日派對、還可以到迪士尼樂園玩。
除了莎拉,網路上也不時出現「中國棄嬰萬里尋根」的故事:中國棄嬰被美國家庭領養後
呵護備至,在學業或工作上表現優異,長大後想要回到中國認識自己的祖國與文化,有些
甚至還去打聽親生父母的消息。
現今跨種族的國際收養已經不是特別稀奇的事,但是在這些收出養「溫馨故事」的背後,
究竟存在著哪些被大眾所期待與投射的元素?收養家庭與被收養的孩子,他們的真實生活
經歷又是如何?
▌美國收養、中國出養
目前世界最大的國際收養國是美國,收養來自中國、烏克蘭、南韓、菲律賓、瓜地馬拉等
國的嬰孩。而中國則是從1995年開始,成為美國最主要的「出養國」,2005年時美國收養
的中國孩童就將近8,000人。雖然美國自2006年開始,國際收養總數逐年降低,至2018年
美國依然有1,475位來自中國的兒童被美國家庭收養,占美國國際收養總數的四分之一。
國際收養的盛行,源自於1940年代中期,想要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戰敗國(如
德國、奧地利、希臘)和亞洲等國(如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的大量戰爭孤兒問題
。這些孤兒可能因為戰爭與家人分離,或者是被分配到國外征戰的士兵與當地女子所誕下
的後代;但是戰爭結束後士兵返回原國家,這些「大兵寶寶」(GI babies)與孩子的母
親卻被留下,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美國就被發現在亞洲留有大量的美軍混血兒,1950年左右這些孩子的故事被國際人道組織
關注,迫使美國開始正視這群美軍混血兒,並透過開放跨國收養的方式期望解決孩童的處
境。至1980年代,歐美國家因知識教育普及、多元家庭(如單親、同性婚姻等)出現、女
性意識抬頭或是無法生育等因素,一些家庭也選擇透過國際收養獲得子嗣。
另一方面,中國從1980年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加上傳統重男輕女的價值觀,造成各方
面的「後遺症」,其中之一便是墮胎或棄嬰,之中多為女嬰或身心障礙孩童;一些有幸存
活下來的孩子,被輾轉送到如國家辦理的兒童福利院的機構安置或待送養。
中國在90年代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確立了外國人可依法收養中國子女後,中
國的國際出養(中國稱為「涉外收養」)比例開始上升。至2016年,約有15萬中國孩童分
別在海外17國找到新家;近年因為中國經濟狀況改善、棄嬰行為減少、國內收養比例增加
,以及中國當局對國際非政府組織實施更嚴格的管控等可能因素,使得中國的國際出養數
量相比過去大幅減少。
為什麼美國有如此高的比例收養中國孩童呢?相較起收養美國境內或其他國家的小孩,收
養中國孩子的時間快(平均255天即可完成所有程序,其他國家則約300至1,500天),費
用中等(約1萬5千多美金,其他國家約9,000至2萬美金);對於收養家庭的條件要求,像
是家庭背景、年齡與經濟條件等,也相對寬鬆。
因國際收養的歷史脈絡,對於美國而言,收養發展中國家的孩童依然存有「人道關懷」的
意識,若能同時兼顧領養需求與大愛,以自由平等立國、並具有國際超級強國地位的美國
,當然認為自己責無旁貸。
▌「不忘本的孩子」與「充滿大愛的父母」
《紐約時報》與英國《BBC》都曾做過相關探討。瑪雅.路德克(Maya Ludtke,中文名常
玉璐)約20年前被美國單親母親收養,她表示會想回去中國看看自己被發現的地方,因為
「那是我生命最初的9個月,但是我對那裡一無所知,所以一直想要填補這個空白」。和
瑪雅年齡相仿的凱蒂.波勒(Kati Pohler,中文名徐靜芝)則是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
養母回憶,在第一次見到她時直說「她真的很漂亮」。
凱蒂的生父母當初遺棄女兒時,留了一封署名「狠心父母」的信,信中表示期望在十年、
二十年後的七月初七,能有機會和女兒「相逢於杭州西湖斷橋之上」。凱蒂在20歲知道信
裡的事情後,飛到中國去與親生父母相見,並接受生父母的道歉:「我終於見到你了,我
的女兒呀…媽媽對不起你!」
對於自己的身世,凱蒂說:「我知道我有一對愛我的養父母,而現在我還有另一份愛…那
是我從來不曾知道的,但它一直都在那裏」。瑪雅也表示:「我只能說我自己是幸運的。
」
其他有名的例子,諸如美國女子體操運動員摩根.赫德(Morgan Hurd)、影星梅格萊恩
(Meg Ryan)的養女黛絲(Daisy);還有一對雙胞胎姊妹分別被美國家庭收養10年後,
在美國節目《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中相認的故事。
若在網路上用中英文關鍵字「美國收養中國兒童」(adoption from China)搜尋中美網
站,可以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美國會連結到琳瑯滿目的收養仲介網站,內容滿是陽光下
滿臉笑意的白人父母,抱著黃皮膚、黑頭髮 (有些外觀可看出是唇顎裂或唐氏症等特殊
需求) 孩子,在家門口或到中國旅遊的影音;或是養父母分享著擁有中國孩子的喜悅感
動、機構在解釋收養目的時也常會出現「愛」(love)、「拯救」(life-saving)等文
字。
而中國的網站則會出現「為什麼美國人特別喜歡收養中國孤兒」、「中國棄嬰被寵成了美
國小公主,領養前後變化讓網友淚奔」或「遭棄中國女童被美國夫妻領養後回鄉尋親」等
討論文圖或影片。
這些內容表示美國人「有愛心」,所以願意收養中國「孤兒」、「棄嬰」、「殘疾」;而
這些孩子是「幸運的」,再搭配上燦爛笑容的身心障礙孩子圖片。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
長大後願意「回去」中國,拜訪小時候住過的兒童福利院與周遭環境;或者張貼尋親啟示
,找尋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願意「原諒」親生父母過往遺棄,還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情
懷,更是「尋根」、「不忘本」的好典範。
綜合兩造,關於中國出養、美國收養,似乎就是一個振奮人心、賺人熱淚的單一故事腳本
:幸運的孤兒被無血緣關係卻有大愛的外國人收養,一家和樂、生活無虞。小孩長大後還
懂得飲水思源,回到家鄉與祖國相認。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看似美好故事背後究竟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不完美?
▌童話故事的背後…
1954年美國出版一本《沒有人要的家庭》( The Family Nobody Wanted),作者海倫朵
絲(Helen Doss)回憶和丈夫卡爾因為不孕,在收養一個同種族孩子後,又陸續收養了11
個不同種族背景的孩子(族裔包括:菲律賓、夏威夷、印尼、馬來人、印度、墨西哥和美
洲原住民等)。這個故事在當時極為轟動,被翻譯成7種語言、再版20多次,還被翻拍成
電影。在當時冷戰反共和美國國內種族衝突時期,這樣的「聯合國家庭」被美國視為很好
的宣傳材料。
美、中的國際收出養,便有將近二分之一的比例是跨種族收養(transracial adoption)
,即收養家庭與被收養的孩子不僅無血緣關係,外表、文化背景也不同。而中國孩童的美
國養父母,也通常是中產階級的白人。早期的美國只建議家庭收養同樣種族(
race-matching)的孩子,認為跨種族的養育方式「不自然」;但現在已相信只要適當準
備,跨種族收養也是一種建立家庭的方式。
即便跨種族收養在現今社會已被接受,但卻也出現「被過度美化」的問題,其中對於家庭
、社會的挑戰,以及其中所存在的爭議更不容忽視。對於跨種族收養的孩童本身而言,故
事背後未必都是美麗的童話,還有來自於社會文化的歧視與挑戰、和自我認同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