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管不住他的嘴,結果惹禍上身
蘇軾在烏台詩案整理
大不恭:
用典指控:蘇軾在詩中使用了「梁竇專朝」和「燕蝠爭晨昏」等典故,被認為暗諷朝廷和
官家,尤其是神宗皇帝。這被視為對皇帝的不敬。
典故解釋:
「梁竇專朝」:蘇軾用來諷刺當時權臣的專橫,並表示自己不能如馬融、班固般明智,但
被解讀為對當前官家不滿。
「燕蝠爭晨昏」:用來諷刺轉運副使王庭老,結果被認為指桑罵槐,暗指朝政問題。
反對新法:
蘇軾的詩中表現出對新法的不滿和批評,這被視為對當時政策的不滿和反對。
混淆視聽,幸災樂禍:
蘇軾被指控詩中有意混淆視聽,表達了對朝廷新法失敗的幸災樂禍之情。
謗訕中外臣僚:
蘇軾的詩被認為批評和譏諷了中外的官員,這被指控為對官僚系統的不尊重和侮辱。
這些指控最終導致神宗下令拘捕蘇軾,並進一步處理案件。
蘇轍在案發時身在宋城縣,得知消息後,託王適協助安置蘇軾的家屬,並上書神宗陳情,
願以官職贖回兄長的罪。
九月被捕:蘇軾在九月被捕後,寫信給蘇轍交代身後事,並讓長子蘇邁隨行照顧。
自盡未遂:押解至太湖途中,蘇軾曾試圖自盡,但未成功。
御史臺構陷:到達御史臺後,御史臺利用蘇軾平日書信和詩文,牽連了七十餘人。蘇軾預
感到自己必死,暗藏金丹準備自盡。
轉折:
太皇太后曹氏、王安禮等人出面力挽,王安石(當時的變法派領袖)也發言支持蘇軾,認
為在聖明時代不應殺害才士,這使得蘇軾免於一死。
處罰和貶謫:
1.蘇軾被貶謫為「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前往黃州。這一階段成
為蘇軾文學創作的重要時期。
2.蘇轍:被貶至江南路筠州(今江西省),擔任酒監。
3.與蘇東坡往來的曾鞏、李清臣、張方平、黃庭堅、范鎮、司馬光等二十九人也遭處分。
曹太皇太后於十一月中去世,烏台詩案於十二月結束。
蘇東坡是不是因為嘴太機車被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