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來辯(才怪),請友善提出您的觀點,權當閒聊了。
先說結論:
選民是否不該基於外交策略(更狹義指統獨議題、親美親中的意識形態)來選擇政黨或政治人
物。而是應該以政黨或政治人物的政策、執行力、執行完成度來選擇,這樣對社會才是健康
的。畢竟有美中兩大國存在,台灣在外交策略上完全沒有話語權,所以統獨及親美親中根本
是假議題,不應該成為選民考慮的因素之一。甚至各政黨應該針對外交策略採取模糊策略,
以換取實質利益。(例如:民進黨內有親中人士、國民黨內有親美人士)
詳細論訴:
常聽有人說到選擇政黨最主要原因就是基於政黨的外交策略及統獨議題,選擇一個理念最相
近的政黨含淚投票,因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某個有最多交集的政黨。
但我我而言統獨議題或親中親美的意識形態始終是個假議題。基於兩者來選擇政黨或政治人
物對選民來說才是不健康的吧? 在我看來對於親中的作為,何必小題大作?我認為,像台
灣這樣的小國(甚至在國際上地位模糊不清,不算一個國),夾在美中兩大強權之間,應該
在統一與獨立的議題上,以及在親中或親美的意識形態上,採取戰略模糊的策略。
釋出親中的訊號以換取利益,何樂而不為?在國際政治的現實中,各國皆以自身利益為重。
台灣若能透過與中國大陸的友好關係,獲得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的提升,對整個社會都是有
利的。而且,即使國民黨完全執政,美國會放任台灣與中國大陸統一嗎?馬英九執政的八年
裡,兩岸關係雖然有所改善,但實質上的統一並未發生,可見美國對台灣的影響力仍在。
此外,中國有「第五縱隊」,美國的中情局難道就無所作為嗎?他們在台灣的影響和佈局可
能更加深入。我們不應天真地以為外國勢力不會干涉台灣的內政。因此,對於親中的人抱持
敵意,實在沒有必要,畢竟這對整體局勢無傷大雅。
然而,難道政黨的選擇一定要基於統一或獨立這個假議題嗎?更健康的社會應該以內政的優
劣來決定支持的政黨。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政黨或政治人物的政策和執行能力,而非他們在統
獨議題上的立場。
過度聚焦於統獨爭論,只會讓社會分裂,忽略了人民真正的需求,如經濟發展、社會福利、
教育和醫療等。選民應該以政黨能否改善內政、提升生活品質為標準,選擇支持的對象。唯
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強化自身,造福全體百姓。
歷史上,許多小國都透過戰略模糊,成功在大國之間取得生存和發展。例如,芬蘭在二戰後
保持中立,既避免了與蘇聯的直接衝突,也維持了與西方的經濟聯繫。台灣應該從中學習,
以靈活的外交策略,在美中之間尋求平衡。
即使台灣通過公投修憲,決定與對岸統一,美國會毫無作為嗎?美中兩國都在爭奪對台灣的
影響力,他們都不會輕易讓台灣脫離自己的戰略考量。與其在美中之間選邊站,不如利用兩
國的競爭,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
最終,台灣應該務實地面對國際現實,在美中博弈中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內部的統獨爭
論和對親中人士的敵視,只會加深社會的分裂,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採取靈活且務實的外交
和內政策略,關注內政的改善,才能在大國角力中生存並繁榮,為人民帶來實質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