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啦
剛剛看到一個九月初的舊聞
說台電7月已有盈餘,但今年前7月稅前仍虧損529億元
全年要不虧損還是要靠撥補
可是我覺得很奇怪
我剛剛去翻了一下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國際市場價格
其實早就降到2021年、烏俄戰爭前的水平
就算考慮到這幾年匯率從28左右->貶值到32 也才15%
但從2021年我們電價也漲了超過15%不只
照道理說如果能源結構不變
台電早就應該大賺
所以雖然說我們放棄了便宜的低碳核電
改用更多的便宜高碳火電、昂貴的低碳綠電
讓購電成本大幅上升
但實際上,七月也有盈餘了
為什麼十月還要討論漲價?
如果撥補以後
國際能源價格持平甚至下降
然後因為美國降息所以台幣相對繼續升值
那台電豈不是變成大賺?
在電價審議的時候
是不是至少該綜合各個部門報告公開一下
未來的成本趨勢?
現在不就沒人知道這個撥補是一次性
還是要不停地撥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