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日經中文網
2.記者署名:
矢野攝士
3.完整新聞標題:
諾獎得主出身國的變遷:美國取代歐洲成為中心
4.完整新聞內文:
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類3大獎項於10月7日開始公佈,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對過去獲獎者的出身地進行統計後發現,截至2023年美國培養出來的獲獎者人數最多,
達到209人。以20世紀50年代為界限,美國取代歐洲成為諾獎得主的主要來源。日本自
2000年代開始屢次獲獎,排名上升至亞洲首位、全球第5位。
諾獎得主的國籍可以按照(1)出生地;(2)國籍或公民身份;(3)所屬研究機構
等標準來分類。但也有很多研究人員擁有雙重國籍或者隸屬於多個機構。此次的統計通過
諾貝爾基金會官方網站上確認的「出生地(Birth place)」作為出身地,統計了每個國
家的獲獎總人數。
即便在戰爭時期的佔領地或殖民地出生,原則上也視為出身於現在的國家或地區。
從1901年的第1屆諾貝爾獎得主來看,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出身於波蘭的貝林獲得,物理學
獎得主為出身於德國的倫琴,化學獎被授予出身於荷蘭的范托夫。數年後,出身於英國或
法國的研究人員獲獎。
截至1929年,德國以18名獲獎者位居榜首。其次是英國,獲獎者達到13人,法國達到
12人。出身於歐洲的得主佔總數的9成(90人中的81人)。
進入20世紀30年代以後,美國的獲獎者開始增加。尤里(1934年化學獎得主)發現了
核融合等領域使用的氘(重氫),勞倫斯(1939年物理學獎得主)開發出了原子物理學使
用的迴旋加速器(粒子加速器),後來參與原子彈研發項目「曼哈頓計劃」的研究人員獲
得了諾貝爾獎。
20世紀30年代,出身於美國的人有9人獲獎,40年代有8人獲獎。到1958年美國的獲獎
總人數達到36人,超過了上年之前並列第一的德國(33人)。自此時起,在諾獎得主數量
上美國處於一家獨大的地位。1990年,美國出現了第114位獲獎者,獲獎人數是排名第2的
德國(55人)的兩倍以上。
美國在二戰後獲獎人數增加的背景是接納移民、法律完善帶來研究資金增加、接受高
等教育的人數增加等。大學改革支援與學位授予機構等的資料顯示,美國為了建立農業大
學而劃撥州有土地並引入了聯邦政府教育援助的《莫里爾法》(1862年)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因此從19世紀後半期開始,美國的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開始增加,到1920年代大學在
校生人數翻了一番。美國大學的發展加速了新領域的專業教育,提升了國家的實力和研究
能力。
諾貝爾獎從成果發表到獲獎通常需要超過20年時間。1920~1930年代在美國國內活躍
的研究往往到1950年代之後才被認可,從而獲獎。
1949年日本的湯川秀樹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日本的獲獎人數增長緩慢,但進入2000年
代迅速增加。到2023年,日本共有25人獲獎,使日本獲獎人數升至全球第5位。
進入2000年代後,日本的獲獎人數激增的原因可能是經濟高度增長期後對科學技術領
域的研發投入超過其他國家。
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科學技術和學術政策研究所的《科學技術指標2024》顯示,1981~
2000年主要國家的研發費用總額(實際金額)日本位居第2(約220萬億日元),僅次於美
國,是德國的約1.7倍,法國的約2.7倍。
不過從近20年來看,日本的研究資金和研究人員數量增長比歐美主要國家以及中國、
韓國等國顯得遜色。日本在高質量研究論文數量的世界排名也徘徊在前10名以後,被指出
研究能力下降。今後,日本在中長期內能否持續獲得諾貝爾獎的自然科學類3大獎項並無
保障。
https://reurl.cc/QEojE2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reurl.cc/34Qj4X
6.備註:
1901~1945 諾貝爾理工得主前五大國
德 27人
英 21人
美 15人
法 14人
波蘭 11人
1901~2024 諾貝爾理工得主前五大國
美 214人
英 82人
德 71人
法 35人
日 25人
感謝希特勒把科學霸主地位讓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