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台灣能源轉型壓力 對台積電造成打擊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53480
自由
記者吳孟峰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台灣艱難的能源轉型正給產業帶來壓力,電價突然上漲,停電風
險不斷增加,影響到包括亞洲最大的半導體巨頭台積電在內的公司。
經過一系列價格上漲後,台積電預計在本國支付的電力費用將高於其他任何地方。台積電在
美國和日本設有工廠,並正在德國建造一座工廠。
台灣過去便宜的電力長期以來一直是競爭優勢之一,此外還有退稅和廉價土地等,都對製造
商有激勵作用。但現在,這種低水準的電價補貼已變得站不住腳,因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烏
克蘭以來,全球化石燃料價格飆升,而且缺乏充足的替代能源,導致國有公用事業台電公司
的虧損不斷擴大。自2022年以來,台灣已四度提高電價。
為控制通貨膨脹,並保護經濟較弱的部分免受最嚴重的衝擊,政府已開始將主要負擔轉嫁給
工業,其中大用戶和出口商首當其衝。4月電價平均上漲11%,但包括台積電在內的最大工業
用戶電價上漲25%。10月,政府凍結夕陽產業或用電量下降的家庭和企業的電價,但將健康
產業的大工業用戶的電價又提高了14%。
不過,電價上漲不會對台積電造成重大財務問題。台積電預計明年毛利率將下降1個百分點
,考慮到該晶片製造商的毛利率接近60%,影響微乎其微。
儘管2022年以來台灣電價上漲的步伐,仍慢於法國和韓國等其他一些依賴能源進口的已開發
經濟體,但台灣政府研究人員預計,工業電力成本將超過台灣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
市場。
台灣大力投資離岸風電,並計劃在2030年實現27% 至3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但起步很晚
。與此同時,台灣已開始逐步淘汰核電,核電在1980年代佔供應量的一半,但現已降至6%,
並將在明年5月按計劃關閉最後一座核能電廠。這使得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兩者都是進口)
佔其能源供應的80%以上,而再生能源僅佔9.5%。
標準普爾全球公司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從長遠來看,電力供應短缺可能會抑制台
積電在台灣晶片生產的擴張。該報告警告,電力對該公司來說「日益成為信用風險」。
生產最先進的半導體的能源需求正飆升,電力需求幾乎比前兩代半導體增加了一倍。以台積
電為例,去年生產一個12吋晶圓等效遮罩層需要40.5千瓦時,幾乎是2017年所需量的兩倍。
由於人工智慧的擴散刺激伺服器容量需求,台灣還需要為Google等雲端服務供應商在該國建
設和擴展的大型資料中心提供服務。
台灣美國商會在今年的一份白皮書中表示,面對煤炭和核電即將減少的情況,維持可靠且負
擔得起的電力供應是一項「緊迫的挑戰」。
美國商會警告,不可預測和突然的價格飆升「會擾亂營運並阻礙成長,這對於尋求維持或擴
大在台灣業務的全球投資者來說尤其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