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覺得17歲時聽的音樂比現在好聽?研究:你的大腦騙了你
NOWnews 記者倪浩軒/綜合報導
你可能曾聽過爸媽抱怨,現在歌手都不知道在唱什麼,還是當年的流行音樂好聽。又或者你
自己就是中年人,可能發自內心相信當年的周杰倫、五月天就是台灣流行音樂的巔峰,並感
慨如今歌手一代不如一代。事實上,這種感受絕非特例也非台灣人獨有,總覺得年輕時聽的
歌比現在好聽是一種常見的迷思,專家表示,其實只是你的大腦騙了你。
根據《CNN》報導,不同世代的音樂愛好者之間的共識就是「流行音樂在自己年輕時好聽得
多」,但每個人年輕時所處的時代都不一樣,所以到底誰說得對呢?紐約大學的音樂心理學
家艾耶洛(Rita Aiello)表示,並不是音樂在我們年輕時真的比較好聽,而是音樂會引發
非常強烈的情感反應,進而塑造了你的記憶,所以每當聽到年輕時所聽的音樂,就能喚起我
們對過往生活的感受。
南加州大學音樂教授庫蒂塔(Robert Cutietta)表示,人的大腦中有一個處理情節記憶的
區域——音樂就存放在那裡,大腦存放音樂的記憶與存放你欣賞一件藝術品的記憶不同,音
樂會跨越時間,而在年輕時代,人們發展自我認同的過程中所聽的音樂,會與人們的身份意
識建立深厚的聯繫,而這種深厚聯繫,也導致人們之後年齡增長,對當代音樂再難建立起如
此強烈的共鳴。
艾耶洛表示,如果我們20年前聽一首歌時留下悲傷的感受,20年後的今天再聽仍會感到悲傷
,但同時會帶著一種距離感,你記得那份悲傷,但現在的你與那份悲傷之間隔著20年的時間
,你的經歷帶來不同的豐富感受,過往的悲傷也可能成為今日的喜悅。
除了音樂與人們的記憶與自我認同深深聯繫之外,覺得年輕時的音樂比較好聽還有一個可能
原因就是,「難聽」的老歌都被你的大腦遺忘了。庫蒂塔表示,每個時代都有一些糟糕的歌
曲莫名爆紅,但人們通常會在記憶中抹去,我們記住的都是自己喜愛的歌曲,所以總覺得以
前的歌都很經典,但其實是那些不經典的歌已經被你忘掉了。
https://www.nownews.com/news/657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