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isVol (他的體積)》之銘言:
: 波波也是國考過了才能在台灣執業
: 那麼,為什麼國考不考難一點
: 直接篩掉全部波波,大家都沒話說
: 如果波波跟台台程度真的天差地遠
: 這種篩法應該不會影響台台醫生吧
: 為什麼國考不難一點,篩掉全部波波就好
: 卦?
1. 從前端篩選直接進入後端篩選,會造成以年計的人力真空
直接反映在你的日常生活就是缺人值班,
不然就是要以實習之名,找還沒考過的來值班。
2. 人力真空狀態對患者好還是不好?
主治醫師也是會退休、請長假、需要休息的
後面沒有人補上來,醫務服務的價格只會越來越貴。
現在這個芭樂價可以在急診等新鮮的肝同時做診視+處置+填患者回饋
沒事無聊還要開非臨床相關會+做研究念書升等
人都被彈掉了那就內縮成真正重要的事情給主治醫師做
其他東西就算囉,可直接預見就是醫學教育跟醫學研究一定會內縮。
醫療服務就看中生代醫肝能不能肝的起來吧,
肝不起來那就沒那麼嚴重的、沒錢的、偏鄉的服務開始內縮囉。
3. 那沒考上的在幹嘛?當然在補習班。
開補習班的是轉成後端篩選後唯一確定會得利的族群
至於第一次沒考過的波波跟台台誰比較會考試?
應該沒什麼疑慮吧,比較會考試的就是比較會考試。
題目都弄得超級難,最後還是篩出那些本來就很會考試的人。
把國考通過率調低
只是讓"畢業後補習中"的這個族群數量越來越大
然後把"考過進入職場"的數量給壓低,
我看不出這個想法對社會有什麼正面幫助,除非你是開補習班的吧?
外國學歷問題真的已經吵很久了,
很爛的國內學歷跟很優秀的國外學歷(通常都不是國際班)我都有遇過。
因身處的環境,也都有以指導者的角色去較為深入的接觸這些人們。
我覺得對臨床表現來說,蠻重要的地方在於責任感、或者是自我要求。
自我要求有高有低,但臨床表現優秀的人,自我要求必定是不差的。
遇事則閃,喜歡IG打卡大過喜歡上班打卡的,臨床通常也做不穩定,
這種評估究竟是不是一種「奴性」、「奴性」究竟對於醫療環境是好是壞,
就留給大家自己心證吧。
最後,一樣身為臺大醫院不收的特殊身分(國內中醫系雙主修)
我不會覺得我的學歷自由給人查閱會對我造成什麼困擾。
這是我對於「外國學歷」這件事情的一貫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