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820912gmail (愛黨替代役覺青)》之銘言:
: 如題
: 韓國當了中國好幾百年的蕃薯國
: 自己也有發明諺文
: 讓平民百姓也能學習文字
: 在被日本殖民的時候
: 整個民族覺醒
: 要讓韓國偉大
: 二戰結束後
: 南韓決定以諺文為官方
: 減少漢字教育
: 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 有些詞的語意模糊
: 和文化歷史的隔閡變深
: 但整體來說
: 應該是利大於弊吧
: 有沒有卦
廢除漢字後,南韓北韓正變成兩個民族
2018年,當時韓國總統還是文在寅,有家名為Cheil Worldwide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奇怪的新程式,名字叫「Univoca:韓朝翻譯」。這款程序只有一個目的:為了讓朝鮮和韓國人之間的交流,更加暢通。同一個民族最近幾十年來都在大力推廣「普通話」。大家說話應該彼此就能直接聽得懂啊,為啥還需要這款軟件呢?
因為這個悲哀的事實:在廢除漢字幾十年後,朝鮮和韓國,正在越來越明顯地,朝著分裂為兩個民族的方向邁進,而且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中成型。
二戰後全世界各地經歷了很多起民族獨立的大潮,而且所有人都覺得: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標誌,必須得全面復興民族文化。半島南北雙方,對這事特別敏感,因為自從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之後,就一直想要消滅朝鮮的本地文化,在朝鮮推行日語、日文,半島的老百姓對這事,痛恨到了極點。半島至少1000多年,通用文字其實是漢字,他們就順著當時這股當時這股時髦的歷史潮流,各自走上了限制,甚至廢除漢字的道路。但廢除漢字後,用什麼文字呢?朝鮮王朝的第四個國王李祹,覺得朝鮮的語言和漢字的發音,差別實在太大,所以就組織鄭麟趾、成三問、申叔舟等人,創
造朝鮮族的文字,並在公元1146年,也就是明朝正統十一年,頒布《訓民正音》,也就是諺文。
「諺」的願意是「方言」,這是針對漢語而言,光這名字,也顯示了當時漢字文化的強大影響力。結果衝出來一個大臣崔萬里,當庭大罵:自古以來,只有蠻夷才會因為方言不同,而自創文字的,比如說日本、西夏、蒙古、女真,我們朝鮮可是有箕子遺風的,任何東西都是和中國相同的,怎麼能學這些蠻夷,搞自己的文字呢?搞得李祹極其尷尬,找了個藉口,說:漢字太難懂了,我搞諺文,只是為了給漢字當個注音,讓大家能更方便地學習漢字而已
這文字創造出來了,也公佈了,能大規模地推廣嗎?答案是:不能。因為朝鮮的士大夫們,幾乎統統都抵制諺文。但到了1950年代,情況完全不同了:當時全世界可是民族意識高漲,一個民族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才是當時的潮流,否則的話就是逆潮流而動。所以到1970年代,在半島漢字基本上被南北雙方都廢除了。但誰也沒想到:激情之後南北雙方突然發現,不知怎麼回事,大家沒法正常交流和溝通了
2000年南北韓雙方開始決定:以朝鮮故都開城為中心,在離停戰線將近1公里的地方,設立開城工業園區,韓國企業進駐,然後用朝鮮的勞工。韓國商人金永泰的企業,也進駐過這個園區,說起和朝鮮人合作時,他覺得最大的麻煩,就是雙方雖說是同族,但在說話時,卻很難溝通,尤其朝鮮人用的一些術語,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從來沒聽說過,但在同時,當他說起「集裝箱」時,很多朝鮮工人也是一臉茫然。
這種隔閡到啥程度呢?當時韓國在開城設立了一個聯絡辦公室,這棟大樓必須掛兩塊牌子,一塊是南方的用語,上面寫的是A讀作yullak samooso;一塊是北方的用語,上面寫的是A讀作ryullak samooso。其實不管南北方對這個機構的稱呼,都是從漢語轉來的:第一個詞是「聯絡」,但北方用語更接近漢語「聯絡」的本音,但南方用語卻少了「r」,讀起來像「語錄」,後面那個詞就是漢語「所」的意思。
這裡又得從諺文說起:它不像漢語,是一種表音文字,共有21個元音和19個輔音,任意元音字母與輔音字母均可單獨成字或組合成字,只要幾天之內,就能把它學會。最初南北分離時,雙方的雖然用了不同地方的話,來當彼此的「普通話」,但差別不是很大,但隨著歷史變遷、各自的發展,再加上外來語言的影響,70多年後南北雙方的語言有了極大的差別。
北方特別強調正統性,所以它的語言,絕大部分還停留在1940年代,但因為時代需要,也添了一些新詞,這些詞是俄語,甚至捷克語、波蘭語轉過來的,但就算接受,也會按照朝鮮語的習慣,對它改造一番
南方則要灑脫得多,它對外來新詞彙,尤其是英語的詞彙,基本來啥就接受啥,像韓國就直接將冰淇淋讀成「icecream」,而朝鮮人則把它稱為「icelump」。如果日常對話,大家還大致能猜出對方在講啥。但如果是專業對話,事情就麻煩了:曾經有這麼一個統計,南北雙方在日常生活中的詞彙有30%至40%的差異,而在商業或專業環境中的差異,則要超過60%。
南北韓兩國女子曲棍球隊合併參加2018年奧運會時,她們在第一次聯合訓練時就發現彼此之間存在溝通困難。因為曲棍球這項運動,是在兩家分開後,各自發展起來的,這種情況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半島南北雙方所使用的語言,將會徹底分離,成為類似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雖說聽起來很像,卻已經成為兩種語言!而使用同種語言,則大家還是同一個民族的標誌
這其實和南北雙方都廢除了漢字有關。在全世界的文字中,漢字是個非常獨特的存在:最初的漢字,也就是甲骨文,是用於祭祀、占卜用的字符,它專門的用途是和神靈溝通,不是用於人和人溝通,所以特別注重能把意思表達,哪怕你是英國人,你儘管可以把「日出」的「日」字讀成「sun」,把「出」讀成「rise」,但沒關係,你只要寫的時候,是「日出」兩個字,就沒關係了。
其實漢字每個字的本身,並不帶著音,它只帶著個意思,而西方的拼音文字,不管是古代的希臘、羅馬文,到現代的英、法、拉丁、德等各種文字,其實都來自古代腓尼基人創造的字母文字。腓尼基人是商業民族,他們繞著整個地中海,四處做生意,必須和說不同語言的眾多民族溝通交流,結果就發展出「與人溝通」的字母文字,從一開始,書面語就與口語相一致。但口語不同時,書面語也會跟著不同。兩者之間,還會相互激蕩,相互影響。結果就是:很多人可能本來是同一個民族,語言也差不多,但因為用了字母文字,慢慢地就發生了分化,最後成了兩個甚至幾個不同的
民族!
諺文雖然不是源自腓尼基文字,是李祹召集人創造出來的,但因為它也是拼音文字,如果大家在一個國內,一切還好說,但如果長期處於分離狀態,各自語音發展變化後,事情就不好說了!很容易走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老路
到這裡如果有越南人看到,應該會背上冒出一身冷汗:它之前也是南北分裂的,幸好在1975年南北統一了,否則的話也是同樣的命運!而中文因為從剛誕生起,就專注表意,基本放棄了和語音的結合,雖說要推廣普通話,讓大家能交流,但其實人人用方言,也是能讀的,結果就導致中文非常穩定,文字不會隨著不同發音而變形
中國的歷史,雖然時常有分裂,但天下大勢,卻始終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國能長期保持統一,漢字其實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中國就算有分裂,只要漢字在遲早還會統一,但廢除了漢字後的半島南北方,卻不一定了,如果它們分離的狀況再延續幾十年,這兩家極有可能,真會成為兩個民族
這種結果,恐怕是半島南北雙方廢除漢字時所沒想到的吧?現在南北雙方,對李祹還超級尊重,稱他為「世宗大王」,都在痛罵崔萬里。但將來不幸有一天,南北雙方真的因為他發明的諺文,成為兩個民族的話,到時候他們是該繼續贊美李祹,還是要責怪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