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一個有行為能力的人 要自殺缺乏的是勇氣而不是安樂死
要爭取安樂死的對象應該是那些連自殺能力都沒有的人
看了瓊瑤的遺書 真的非常的感動
死的這麼快樂 按照自己的方式迎接死亡
拿瓊瑤當爭取安樂死的根本是反例吧
證明沒有安樂死也可以如願的死
※ 引述《widec (☑30cm)》之銘言:
: 瓊瑤大概十年前,老公平鑫濤就失智失能,
: 平鑫濤在這之前就留遺書說他不要苟活,
: 瓊瑤尊重遺願,拒絕積極性的治療,
: 也就是臥床插鼻胃管灌食,
: 不過平鑫濤的子女並不認同放手,
: 在子女的觀點,是父親又還沒死,
: 怎麼可以撒手不管,
: 但是在每天床邊照顧的人而言,
: 景觀想必又是不同。
: 回到瓊瑤自己身上,
: 她大概也很害怕哪天自己失智失能時,
: 要被當作一塊肉維持生命吧,
: 86歲了,不能走不能跳,坐著也痠躺著也痛,
: 還不如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先下手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