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戒嚴令掀光州事件歷史傷口 倖存國會議員

作者: stuartfamily (life is art)   2024-12-04 21:04:36
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編譯陳成良
3.完整新聞標題:
戒嚴令掀光州事件歷史傷口 倖存國會議員:這次不能輸
4.完整新聞內文: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南韓總統尹錫悅頒布戒嚴令,宛如在南韓社會投下震撼彈,
尤其對於經歷過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光州事件)的民眾而言,更是勾起了深埋心
底的恐懼與傷痛。《紐約時報》4日報導,當年親身經歷光州事件的60歲國會議員鄭鎮
旭,在戒嚴令發布後,40多年前的恐懼與絕望感瞬間湧上心頭。
時間回到1980年,當時還是高中生的鄭鎮旭目睹家鄉光州市民起身反抗全斗煥的軍事
獨裁政府,卻遭到軍方血腥鎮壓。如今,歷史的陰影再度籠罩,3日深夜,為了阻止尹
錫悅的戒嚴令,鄭鎮旭和其他國會議員必須採取非常手段。他們翻越國會大廈外的圍欄,
避開層層警力,宛如當年躲避軍方追捕的學生,奮力奔向議事廳。
「我立刻想起1980年,以及我們當時感受到的恐懼和絕望。」鄭鎮旭在電話訪談中說道,
「真不敢相信,40年後我們又要再次經歷這一切。」
在議事廳內,在野黨議員們緊盯著現場直播畫面,氣氛凝重。特種部隊士兵搭乘直升機
降落在國會草坪,打破窗戶强行進入大樓。議事廳助理們築起人牆,阻擋士兵進入,
為議員們爭取寶貴的投票時間。鄭鎮旭和其他190名議員,最終一致投票否決了戒嚴令,
展現了捍衛民主的決心。
對鄭鎮旭來說,眼前的景象與記憶中的場景交疊,士兵們的迷彩服,喚起了他深埋的創傷
。他回憶起光州事件初期,自己和兄弟們遭到士兵的毆打和羞辱,被喝令回家的恐懼感
歷歷在目。
儘管新的對峙如同40多年前的光州事件,有可能引發流血事件,但鄭鎮旭認為,此刻更
需要挺身而出,捍衛民主價值。「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恐懼和憤怒,同時也有一種我們
這次不能輸的感受。」他說道,「當年我太年輕,無法抗爭。」
另一位光州事件的親歷者,現年64歲的李在義(LeeJae-eui,譯音),當年24歲,還是
一名大學生。他參與非法集會和散布違反戒嚴令的資訊而被捕,在獄中度過了十個月。
3日深夜,一陣陣手機訊息的震動聲將他驚醒,他起身打開電視,正好看到軍隊進入國會
的現場直播,心中百感交集,既感到難以置信,又充滿了無奈和沮喪。對他而言,戒嚴令
的頒布,不僅僅是一項政策,更是一道深深的傷疤,再次被無情地揭開。
對許多南韓民眾來說,戒嚴令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名詞,它承載著一段血腥的歷史記憶,
以及對民主自由的渴望。這一次,國會議員成功擋下了戒嚴令,但這場風波所引發的不安
和反思,將持續在南韓社會發酵。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883798
6.備註:
台灣和南韓都處於朝小野大的民主困境,南韓總統宣布戒嚴派軍隊阻止議員進國會,
在南韓戒嚴令宣布的當下,台灣的政黨及其支持者發文認為台灣可以效法南韓總統,
讓人好奇若台灣總統以相同理由宣布戒嚴,是否能得到執政黨,國會及民眾的支持?
台灣的立法委員是否有勇氣面對荷槍實彈的軍隊,堵上政治生涯及性命投下反對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