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非主流,有何不可(M))》之銘言:
: 諸如塞車,地小車多停車位不足導致違規停車多,以及交通事故死傷多,
: 學日本發展綿密軌道運輸網? 很現實的是錢,台灣有那麼多錢?
: 而且軌道運輸用地龐大,現在台灣的地都開發得差不多了,
: 公路運輸? 更不用提,現在連司機都缺如何發展? 再不學學馬來西亞好了,
: 車多壅塞就搞無限拓寬,蓋高架快速道路,以及弄一堆停車塔,
: 問題台灣地沒那麼大,又是地震帶,也不怎適合吧
: 事實就是台灣依然難以脫離私人汽機車主導的交通模式,一堆違停
: 也泰半屬於非自願,在地小人稠與資源經費有限下,還能怎麼改善?
先說別的例子:
從前台灣從現金,走入塑膠貨幣(信用卡,悠遊卡)
在花了幾年時間建設後,現在塑膠貨幣已經很成熟
相對的,對岸起步較晚,但卻直接走上電子商務
用手機,用 qrcode, 用 APP 來支付
台灣還是很多路邊小攤不能刷信用卡
對岸卻連乞丐討錢,都可能掃碼
學習,有時是不必經過中間的過程的
一個原因就是設備昂貴,攤提費用
在還沒回收投資的設備之前,就很無力直接購買下一級設備
公家機關這問題很嚴重,私人企業的話,那就背信忘義
直接讓一堆公司大失血甚至倒閉,就可以更新了
(舉例來說,如果我買了一台電腦花了四萬,功能老舊
但新加入的競爭者只要花兩千買樹莓派,能做一樣的事,會怎樣
我花四萬的投資是直接打水漂了嗎?而且不只一台)
這種直接衝最新結論/做法/設備的方式,我形容為'彎道超車'
其實台灣有彎道超車的機會,可惜少了些條件
而日本若有機會,就很會彎道超車
比如神戶大地震,震完就是洗牌,釘子戶都順便幫你拔了
而台灣也有,很久前的是集集 921 大地震,中間發生多次的是廬山清境
最近的是花東地震
可以去比較比較,同樣有機會大洗牌,但進步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