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覺得讓這些人占據我的時間多一秒我都算輸,
但剛整理文章的時候整理到一個大神的看法,覺得還是蠻值得引以為戒的。
這篇文章的全名是:工業社會與其未來
作者是美國著名的航空炸彈客 卡欽斯基
Netflix有他的紀錄片,有興趣的鄉民可以去看看
以下引自,工業社會與其未來翻譯。第七段至第十五段。
但是左派主義是什麼呢?在二十世紀前半段左派主義就等同於社會主義。今天這一運動已
經分崩離析了,也很難說怎樣的人才算是左派主義者。本文中所謂的左派主義者包括社會
主義者、集體主義者、“政治正確”人士、女權主義者、同性戀與殘疾人活動者,動物權
益保護者以及其他類似群體。但並非所有與此類活動有所牽扯的人都一定是左派主義者。
我們這裡打算討論的並非左派主義運動或者意識形態,而是左派運動的心理類型或者相關
心理類型的集合。我們筆下“左派主義”的含義將會隨著我們對於左派主義心理的討論而
越發清晰。(見227-230段)
儘管如此,我們對於左派主義的概念依然趕不上我們的希望那樣清晰,但是看來在這方面
完全無計可施。我們在這裡只想以粗略的方式指出我們眼中驅動現代左派主義的兩大心理
趨勢。我們不敢聲稱已經窮盡了左派心理的所有事實。我們的討論也僅局限于現代左派主
義。至於我們的討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應用於十九世紀以及二十世紀初期的左派主義
者,在此姑且存而不論。
我們將奠定現代左派主義基礎的兩股心理趨勢稱為“自卑感”與“過度社會化。自卑感是
現代左派主義的整體特徵,而過度社會化則僅僅是現代左派主義某些派別的特徵,但是這
一派別極有影響力。
自卑感
我們口中的“自卑感”不僅意味著最嚴格意義上的自卑感,還包括一系列十分廣泛的相關
特徵:自尊低下、無力感、抑鬱、失敗主義、負罪感以及自我憎恨等等。我們認為現代左
派主義者傾向於有上述感受(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這些感受對於決定現代左派
主義的方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當某人將幾乎一切針對他(或者他所認同的群體)所說的話均理解為貶損時,我們就認為
此人有自卑感或低自尊。少數群體權益擁護者就體現了這一趨向,無論他們自身是否從屬
於該群體。他們對於指代少數群體的名詞極為敏感。指代黑人、亞洲人、殘疾人與女性的
“黑鬼(negro)”、“東方人(oriental)”、“殘廢(handicapped)”與“妞(
chick)”就原意來說並不包含貶低意味。“娘們(broad)”與“妞”只是“爺們(guy
)”“哥們(dude,fellow)”的女性對應稱謂。正是活動家們自己為這些名詞附加了負
面含義。有些動物權益活動家們甚至拒絕使用“寵物”一詞,而以“動物伴侶”取而代之
。左派人類學家們十分費力地避免使用任何可能被理解為負面含義的言辭來形容原始民族
,他們還想把“原始(primitive)”替換成“不文(nonliterate)”任何可能暗示原始
文化比他們的文化更為低劣的言辭都令他們幾乎要疑神疑鬼。(我們在此不打算暗示原始
文化比我們的文化更為低劣。我們僅僅想要指出左派人類學家極為敏感的表現。)
對於“政治正確”術語最為敏感的人並非一般的貧民區黑人居民、亞洲移民,遭受虐待的
女性或者殘疾人,而是一小部分活動家,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甚至都不屬於任何“受壓迫”
群體,而是出身于地位更高的社會階層。政治正確的據點是大學教授,他們有穩定的工作
與豐厚的薪金,以中產階級出身異性戀白人男性為主。
許多左派主義者對於那些在形象上軟弱(女性)、失敗(印第安原住民)、令人反感(同
性戀)等等的群體所遭遇的問題有著十分強烈的認同感。他們絕不會自認擁有此類感情,
但正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些群體低人一等才會認同他們遭遇的問題。(我們並未暗示女性與
印第安人等群體低人一等,我們僅僅在解釋左派主義者的心理。)
女權主義者極為急切地想要證明女性與男性一樣強壯有力。很明顯女性可能不像男性一樣
強壯有力的恐懼令她們十分不安。
左派主義者傾向於憎恨一切給人留下強大、優秀與成功印象的事物。他們憎恨美國,他們
憎恨西方文明,他們憎恨白人男性,他們憎恨理性。左派主義者們之所以憎恨西方等事物
的原因顯然與他們的真正動機不符。他們說他們之所以憎恨西方是因為西方喜好戰爭、推
行帝國主義、性別歧視以及種族中心論等等,但當這些問題出現在社會主義國家或者原始
文化當中時,左派主義者們總會為其尋找藉口,至多也僅僅是勉強承認其存在,同時則十
分積極地(並經常誇大其詞地)指出西方文明中出現的同樣問題。因此很顯然這些問題並
非左派主義者憎恨美國與西方的真正原因。他們憎恨美國與西方是因為它們強大而成功。
“自信”、“自立”、“自主”、“進取”以及“樂觀”之類的詞彙在自由派與左派主義
者的用語當中起不到多少作用。左派主義者反對個人主義,支持集體主義。他們希望社會
解決每個人的需求並照料他們。他內心深處對於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並滿足自
己的需求毫無信心。左派主義者是競爭這一概念的天敵,因為他在內心深處感覺像是個失
敗者。
補充:
其實當你開始很難說服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自己還算過得可以的時候,
你很容易就會被他們的論述給吸引而加入它們的陣營。
因為加入他們的陣營你會發現你所面對的困境全都變成是這個社會錯了,
所有你必須負擔的責任頓時都可以轉移到外界去,你只要和同一群人聚在一起,
指責某一個共同目標,你自己頓時就會覺得輕鬆很多。
當然這個也可以解讀為現代文明演進的太快,太多的人跟不上社會變遷的步伐
而感到無力而失敗,所自然產生的一個現象。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以「厭世」為號召的網紅,其實骨子裡面就是這一些人,
他們也是每次大型社會運動,會聚集在街頭想改變社會的人...
至於怎麼評價,就看你各位怎麼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