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原因是日本幕府是封建制度
有分封諸侯 也就是不同的藩
而大清帝國是完全的中央集權制
所以明治天皇要維新 他很容易找到與保守勢力抗衡的集團
也就是距離權力中樞天高皇帝遠
然後又和洋人早就有往來的薩摩藩
沒有薩摩藩的火力支援
大政奉還不可能迅速拓展至全國的版籍奉還
這樣他才能夠順利取得政權
還能將維新運動確實地在全國各地實行
薩摩藩為什麼軍事實力強大呢?
因為他們接收了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的許多武器
當然立刻船堅炮利起來
將最支持幕府將軍的會津藩打得落花流水
也就是說中國和日本的維新
都有一段保守與革命集團的對峙與抗衡
但是在中國的革命集團太小,而且一直沒拿到軍權
(本來是拉攏袁世凱結果被背叛一鍋端)
明治天皇成功拉攏到本來就對幕府有點矛盾的四個藩
(薩摩 長州 土佐 肥前)
所以他能順利組建新政府
※ 引述《vanattenhove (van)》之銘言:
: 如題
: 大家歷史課本一定有都有學到這段
: 清德宗 光緒在位期間的戊戌變法 又稱百日維新
: 跟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的明治維新
: 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 從此日本拖亞入歐 走向現代化國家
: 中國繼續原地踏步
: 只記得當時歷史課本只寫
: 百日維新只學皮毛表面 買買武器做做樣子
: 明治維新是真的全面打掉重來
: 類似的解釋
: 那有人知道真正一個失敗一個成功的原因嗎?
: 有沒有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