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z25256058 (エリートシコピ)》之銘言:
: 這邊都老人又領不到,沒理由反對吧?
: 何況文化幣這種白癡東西
: 認識的大學生80%都是拿去買acg店家、日韓專輯
: 連賣18+本子的店家也在特約商店內
: 到底促進了啥文化發展?
: 要買有內涵的書,爸媽不給你錢,怪政府?
:
我覺得刪減部分預算的文件說得滿清楚的啊。
領取比例逐年變低,然後受惠者主要集中在書店,跟我先前的體感也差不多,
但藝文領域也不是只有書店要救,結果的確不夠多元啊。
更何況,每次發這些有的沒的幣和券往往要花一堆人和錢去建置沒多久就拋掉的鳥系統和 app,
而且過程還要常常調整補助規則。
這些行政開銷動不動就是數千萬到數億,還增加了許多操弄和舞弊的空間。
因此不論朝代,我每次看公部門要推這種東西的心情都很複雜,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我還滿希望公部門不要去搞這些有的沒的幣和券。
如果想促進學生的文化水準,那可以直接買書充實圖書館,補助缺乏資源的展演門票,
充實師資,投注資源邀請大師製作開源節目。
有這麼多方式可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支持文化推廣,
為什麼非得搞這些常常只救到大書店文創藝品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