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砍了公視預算
很多作品拍不出來
請問社會損失了什麼?
很多YouTuber也是自己白手起家創作
去一點一滴挖掘觀眾的喜好
才闖出一片天
不如讓金融業歡迎編劇去參加募資
或是輔導劇組開辦拍片貸款
作品是你們拍出來的
賣得好賣的不好
要看你們自己的實力
賣的好還有下一部
賣不好 那不好意思 錢你自己慢慢去還
其他的貸款機會就讓給後面的新興創作者去創作
當然啦 如果拍出來個大話西遊一開始賣不好破產也是無可厚非
很多好作品是歷久彌新
阿如果公家機關的預算那麼容易取得
那些去找金主募資的電影導演都是白癡傻瓜喔?
你起碼要說服投資方對你們的題材有興趣
不是說你跟某黨關係好就能拿到預算
那跟執政黨不熟的創作者就活該被餓死嗎?
那我怎麼知道你是黨的傳聲筒要吃納稅人豆腐?
還是真的有什麼好題材可以拍?
題材好自然有人想投資
怎麼拿不到預算就跳腳了?
那醫院那些忙到過勞的護理師需不需要補助?
不然那麼累誰要幹?
許多醫院在減床位
你好似有繳健保費
可是誰知道還有多少實質的健保資源可以消費?
志願役也缺人
很多產業都缺人阿
阿這些劇組 張口就有飯吃可以安心拍自己喜歡的東西?
天上掉下來的膠卷還會珍惜嗎?
拿了補助去拍片的劇組
是對納稅人負責呢?
還是對誰負責呢?
沒有誰應該拿到預算
覺得劇本有料 就攤開來尋找群眾募資呀
有錢人的人去投 賺賠由投資方負責
這樣不好嗎?
有沒有特定媒體拿不到補助不能生存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