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台灣防疫「洞燭機先」 矢板明夫:如今在野黨砍掉專家出差預算
自由
黃其豪/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藍白聯手大砍各部會預算,就連衛福部疾管署出國預算也被刪減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出面喊話,提到當初台灣在COVID-19防疫能完成漂亮成績單,一大
關鍵就是派專家去中國武漢帶回第一手資料,他「跪求立委諸公高抬貴手,放過防疫」。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指出,當初台灣派遣專家前往中國考察,及早做出防疫決
定,在日本掀起討論、稱讚台灣,但現在卻因為砍預算,未來台灣專家可能沒辦法赴疫區
現場考察了。
矢板明夫看到羅一鈞出面喊話,想起他擔任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時的往事,當時
日本全國疫情大爆發,但台灣卻有效控制疫情,民眾生活所受影響不大,被全世界稱為「
台灣防疫的奇蹟」。他在2020年夏初接收到東京本部的指示,要他寫一篇關於「台灣防疫
為什麼可以成功」的長篇報導,當時訪問了政務委員唐鳳、口罩國家隊的黃清山董事長、
奇美醫院的莊銀清醫師等好幾位「防疫功臣」。
矢板明夫提到,採訪莊銀清醫師的那篇採訪引起的反應最大,莊銀清在2020年1月中國國
內疫情剛爆發時,他就和另一位專家一起被疾管署派到武漢去現場考察。當時中國當局對
國際社會宣布的是「疫情已經得到控制,沒有人傳人的現象」。武漢防疫官員雖接待了兩
位專家,但是在說明情況時一直避重就輕、意圖粉飾太平,使莊銀清產生警覺。
矢板明夫指出,當莊銀清前往醫院時,看到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院方不讓一般民眾進入
時,馬上察覺狀況嚴峻,回台後立即報告疾管署,而當時衛福部就是依照莊銀清的武漢視
察報告,才做出「停止和中國人員互動、航班停飛」的決定。
矢板明夫認為,這項決定是全球最早,不得不說無比英明,像日本因聽信中國說詞以及世
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暫停和中國的人員互訪」又比台灣晚了兩個月,造成了巨大損失。
矢板明夫回憶,當時他的專訪在《產經新聞》發表後,在日本網路上引起熱議,所有的留
言都在稱讚台灣,同時批評日本政府「為什麼不能像台灣一樣,也派專家到武漢去做現場
考察」?矢板明夫最後則說:「如果今後中國再發生疫情,台灣可能沒有辦法再派專家到
中國去現場考察了。因為,專家去中國出差的預算已經被在野黨砍掉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92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