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歐洲無人機產業鏈展2月杜塞道夫登場 15家

作者: choufinla (單字拼錯)   2025-01-19 10:02:39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中央社
2.記者署名:
顏若瑾
3.完整新聞標題:
歐洲無人機產業鏈展2月杜塞道夫登場 15家台商參展
4.完整新聞內文:
「2025年歐洲海陸空無人載具及自駕系統產業鏈展」將於2月18日在德國杜塞道夫展覽中
心開幕,探討歐洲未來多樣化無人機應用可能性。嘉義縣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
、台灣國防產業協會將協同15家台灣廠商參展。
2025年歐洲海陸空無人載具及自駕系統產業鏈展(Xponential Europe)是杜塞道夫商展
公司(Messe Düsseldorf GmbH)承攬版權後,今年首次在歐洲主辦的全新無人機旗艦展
覽會,全球28國近170家廠商參展。
在2月18至20日的展會中,將針對歐洲新興無人機載具與自主系統,包括自動駕駛系統、
自動駕駛移動和機器人等技術領域,展出空中、陸地、水上甚至太空中的自主系統價值鏈
,並設有系列論壇,探討歐洲未來多樣化無人機應用可能性。
這次展會主題包括技術研究與開發平台、配件與材料、政治與監管、支援基礎設施和營運
,以及無人載具涉及的國家安全。展會焦點是自主系統與傳統重工業的創新研發預計,德
國軍工巨擘萊茵金屬(Rheinmetall)名列參展廠商之一。
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雙方使用更多科技攻防戰,美國與歐洲聯盟國家提供烏克蘭
大量軍事援助,德國為僅次於美國的烏克蘭軍援國,軍事與科技在無人載具的結合日新月
異。
包括德國新創公司Helsling與人工智慧(AI)結合的無人機HX-2,迷你金牛座(
mini-Taurus drones)攻擊無人機,德國鋼鐵生產商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與以色
列航太工業(IAI)共同研發的無人潛水艇藍鯨(Blue Whale),在在展現德國傳統重工
業轉型決心。
嘉義縣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作為發展國內無人機平台空間,自2022年成立至今
有近50家產學業者進駐,透過推廣無人機應用與展演活動、無人機小學堂與工作坊等寓教
於樂方式,拉近無人機與民眾的距離。
嘉義縣政府經濟發展處技正林裕智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近年來無人機產業供應鏈透過中
央主導與地方配合,推動人才培育和發展相應供應鏈,在晶片研發與技術設計方面都取得
進展。
林裕智說,「現在最大的限制是量產的訂單」。由於製造無人機成本很高,無論在材料或
外型設計上,都受限於低量能而無法提高產能,透過國際買單就可以開製造線,用量產來
壓低成本。
他表示,中國製造的無人機涉及國防與商業應用的資安疑慮,美國與歐洲紛紛加入非紅供
應鏈,「地方由下往上推動,中央由上而下規劃資源,業者透過實力,共同走向國際爭取
訂單」,期望透過參加國際貿易展會的企業對企業商務模式,以國外量能提高國內產能。
林裕智指出,推廣無人機應用普及化,涉及空域問題,由於觸及軍事禁航線,只有取得中
央政府認可的示範計畫可以進行相關試飛,但在開放給民眾與一般業者部分,「無人機空
域規範仍在突破階段」。
德國無人機領域商業智能研究平台Drone Industry Insights(DII)統計,2024年全球無
人機視距內範圍操作(VLOS)與視距外範圍操作(BVLOS)共達1083萬小時,較2023年增
加29%。
2024年北美的視距內範圍操作航班較2023年增加35.6%;亞洲的視距外範圍操作航班增加
49.7%;歐洲的視距內範圍操作航班增加35.7%,視距外範圍操作航班成長2.6%。
DII新聞稿指出,由於AI和機器學習(ML)擴大消費者需求和採用率,近年來無人機產業
在全球各消費和工業領域獲得相當普及度。2023年無人機全球產值為345億美元,預計
2033年將達1011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3266億元)。(編輯:高照芬/陳妍君)1140118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1180207.aspx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