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930172
中共偷改新任美卿譯名 網諷:制裁的是「盧比奧」不是「魯比奧」
2025/01/21 13:13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對中強硬派、遭中共兩度制裁的佛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魯比歐
(Marco Rubio),20日獲聯邦參議院全體通過提名,出任國務卿。媒體發現,中國外交
部近日已悄悄更改其譯名,將原先的「盧比奧」改名「魯比奧」。前外交官指,此舉疑似
官方為制裁「盧比奧」解套。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魯比歐15日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召開的確認聽證會上譴
責中國。翌日(16日),有外媒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提問中方的回應,在中國
外交部官網發布的文稿中,皆以「魯比奧」稱呼。而在此前,中國外交部和中國官媒皆使
用「盧比奧」的譯名。
報導指出,中國官方這個不動聲色的「改名」動作,引發網友熱議。旅居日本的作家、資
深媒體人賈葭在社群平台X寫道:「候任國務卿盧比奧被正式改名為『魯比奧』,所謂開
弓沒有回頭箭,制裁名單不會撤,但可以改名字,改了他就能來了。」
早在去年11月,魯比歐被川普提名國務卿後次日,就有中國網友預見中共當局和官媒極有
可能用「改名」的方法,給自己找下台階。
當時網友調侃:「中國政府已經想到解決方案,就是給盧比奧改名,這樣未來的美國國務
卿和被制裁的美國議員就不是同一人了」;「我們制裁的是盧比奧,不是魯比奧」;「盧
比奧是過去式,現在被尊稱為魯比奧。」
報導引述中國駐雪梨總領館前政治領事陳用林表示,中國外交部編譯室及《新華社》譯名
室,對國外政治人物都有非常確定的譯名,且使用也非常規範。而中國外交官和官媒的變
化,顯然是官方討論後做出的改變,是對早期制裁行為解套和下台階。
陳用林續指,這也象徵內外交困的中國政府,以軟化姿態對待美國新政府,但魯比歐等新
內閣成員,早已看清與全球民主國家為敵的中共政權。
中國旅英作家馬建直指,中共又像以往一樣玩「文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