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李文馨
3.完整新聞標題:藍營青年軍為參選「罷瑤」 吳思瑤遺憾:蹭他人聲量提升能見度
4.完整新聞內文:
全台掀起「大罷免潮」,傳藍軍青年兵分二路針對北市雙姝、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
收集連署。對此,幕僚世代出身的吳思瑤認為,以詆毀他人、發動復仇式罷免作為參選起
手式,這只是藉由蹭別人的聲量來提升自己的能見度,鄉親不會埋單;吳沛憶則說,替地
方發聲,爭取預算、建設是她的第一要務,盼少點政治的口水、多點公共政策討論。
吳思瑤表示,自己從幕僚世代出身,不僅受惠於他人栽培,也培育自己的助理團隊,進而
當選各地方議員。她說,從政治的傳承、民主素養的傳承,以及政治專業訓練的累積等多
個角度來看,國民黨這樣的作為令人不齒,這種循著報復手段、借他人聲量成就自己的做
法,與民主價值背道而馳,社會自有公評。
對於國民黨計劃性地透過罷免案,讓有意投身2026年選舉的青年參選者累積知名度。吳思
瑤認為,這種以詆毀他人為手段、發動復仇式罷免作為參選起手式的做法,無異於將攻擊
他人當作個人選舉目的的踏腳石,完全缺乏罷免的正當性,她替參政者感到遺憾,因為這
只是藉由蹭別人的聲量來提升自己的能見度,她相信士林北投的鄉親不會埋單。
吳沛憶表示,她從擔任市議員到上任立委以來,每天都在崗位上努力、盡責監督,替中正
萬華爭取福利、建設,市政不要分藍綠,過去她也曾與台北市長蔣萬安一起向中央爭取捷
運萬大線,獲中央補助257億元。
談及如何因應罷免行動,吳沛憶說,自己會把本分做好,只要她在任立委的一天,就會在
中央替地方發聲,爭取預算、建設,這是第一要務。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關心中正萬華的
大小事,還是少一點政治的口水、多一點公共政策的討論,甚至多一點具體的行動,這才
符合市民的期待。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93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