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pp123 (3p哥)》之銘言:
: 小時候就求學讀書 頂多服裝不整被記警告
: 出社會努力工作賺錢 沒有刑事犯罪記錄 頂多就打遊戲跟玩家起衝突而已
: 基本上就沒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下一世會輪迴到哪
: 平凡一生沒做大壞事 六道輪迴去哪道?
節錄地藏菩薩本願經: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况恣情殺害。竊盜。邪
婬。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
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節錄了凡四訓:
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心粗而眼翳也。
有一隻瞎了的烏龜,每百年探出頭一次,海上有一塊浮木,剛好有個孔,這烏龜浮出來
的時候,要正巧就碰到這個孔,難度很高,而愚癡凡夫能在輪迴中,暫時恢復人身,還
更難。
節錄雜阿含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
其頭。海中有浮木。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
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
隨風。或至海西。南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盲龜浮木。
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
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凌弱。造
無量惡故。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
間等。
節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復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
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
復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
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
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節錄印光大師開示: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
偏要求來生。你今活了幾十年,不知經過多少回刀兵水旱饑饉疾疫等災。若未
遇佛法,不知出離之方。則莫有法子,只好任其死後輪迴。今既遇佛法,且復
皈依為佛弟子。偏偏不信佛的話,任自己的愚見,胡思亂想,想來生還做人。
你要曉得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還難。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業,不知多
少。別的罪有無且勿論。從小吃肉殺生之罪,實在多的了不得。
死後到哪裡,由「情」和「想」決定,節錄楞嚴經: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
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
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
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呪。隨持呪者。或護
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
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羣。輕為羽族。七情
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
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
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
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
地獄。
至於「情」和「想」是什麼,其實我也不懂,請看楞嚴經卷八:
https://book.bfnn.org/books/0082.htm#a08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