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川普擬4月課徵25%汽車關稅 台灣車廠面臨

作者: toon885 (文宏)   2025-02-19 21:05:42
我講認真
有差嗎
不然美國人一年買多少納智傑
說來聽聽
而且很少汽車廠牌 選擇台灣做為汽車生產製造地
由台灣製造 然後販售去美國
吸引外國蓋工廠 最大的要素就是成本
蓋工廠有三大重要因素 材料、勞工、土地
汽車材料(鐵、鋁、鋼、鋰金屬電池、石油、天然資源)
台灣雖然不多 但還是有 就不提了
另外就是台灣製造沒什麼成本優勢
https://w.wiki/CtDM (便宜勞工就有便宜的大麥克)
如果跟中國比的話
台灣勞工比較貴
台灣地價也比較貴(蓋工廠)
跟歐美比的話
歐美勞工是全世界中很昂貴的
台灣勞工比較便宜
很多歐美國家喜歡把產品丟到亞洲、中東製造的原因就是這個
勞工便宜
不過地價上面台灣沒啥優勢
歐美地大又廣 蓋工廠 地價真的便宜
其實台灣有點疑慮
台灣不怎麼注重企業的產值 商品 還有企業本身
台灣很注重在炒房炒地
但實際上除了徒增成本之外
炒房炒地沒有實際生產商品 而且只增加成本
經濟上其實是不好的
成本增加 產品競爭力就差
而且資金都流入房地產
而不是流入企業和產品
toyota產品 汽車全球銷售第一
不過台灣很幸運的有台積電
應該說 只有台積電 其他產業慘不忍睹
而且最近川普要嚷嚷著台積電要變美積電
加關稅
中國被加關稅之後 iphone就從中國製造變成印度製造了
原本每隻iphone背面都印made in china
現在要改印made in India了
中國製造送回美國 沒比較便宜了
關稅加一加 貴死
而且川普最近又要加中國關稅 再加
※ 引述《alex1987 (基努李維)》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Nownews
: 2.記者署名:
: 鍾泓良
: 3.完整新聞標題:
: 川普擬4月課徵25%汽車關稅 台灣車廠面臨多大危機、如何接招?
: 4.完整新聞內文:
: 美國總統川普再出招!他長期強調,美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遭遇不公平待遇,例如歐盟對
: 進口車徵收10%的關稅,是美國汽車關稅2.5%的4倍;昨(18)日他宣布,4月2日會針對汽
: 車產品課徵25%關稅,但未進一步說明細節。
: 然而,若連歐盟10%關稅都難逃加徵,對外課徵17.5%關稅的台灣也在劫難逃。
: 回顧過去,台灣為了保護國內汽車工業,曾經設置進口車配額管制,並課徵30%汽車關稅
: ,隨著1994年逐步鬆綁進口車配額,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進口車關
: 稅也調降至現行的17.5%。
: 然而,這道「保護屏障」多年來屢遭批評,無論是台灣消費者、國外車廠,乃至外國商會
: 都曾對此表達不滿。
: 國內消費者批評,高額進口車關稅保護不具有競爭力的本土車廠,迫使進口車價格飆高,
: 而國產車賣給國人的價格也沒有比較便宜。
: 台灣汽車族若要買進口車,需要繳納進口車關稅、貨物稅、奢侈稅等。簡單試算,100萬
: 的美國汽車,若課徵17.5%進口關稅,再收25%貨物稅及5%營業稅等,約為154萬元。
: 連「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過去也曾驚呼,韓國現代汽車在韓國當地只要新台幣71萬元
: ,來到台灣就要價189萬元。
: 日系、美系及歐系車廠,以及外國商會也曾反映,台灣政府課徵高額關稅對於海外汽車品
: 牌不公平。
: 台美汽車貿易差距大 關稅收入相差近70倍
: 台美汽車關稅必須要套入台灣與美國貿易數據,才能更顯著呈現差異。
: 據財政部統計,台灣近5年從美國進口小客車進口額約6.5億美元至9.6億美元(約新台幣
: 212.9億元至314.5億元);同一時間,我國出口到美國小客車出口額約落在9489萬美元至
: 1.76億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至57.9億元)。比較台美車輛進出口,出口額約為進口的10
: 分之1。
: 以2024年為例,台灣自美國進口9.41億美元(約新台幣308億元)的小客車,依17.5%關稅
: 計算,台灣收取新台幣53.9億元關稅;但台灣同期出口至美國的汽車僅新台幣31億元,按
: 美國2.5%關稅計算,美國課徵約新台幣7750萬元,兩國汽車稅收相差69.5倍。
: 若美國對台灣汽車關稅調高至25%,台灣汽車業者的汽車關稅支出將暴增至7.7億元,產業
: 競爭嚴重受創。
: 美國關稅來襲,台灣「維持不變」、「主動調降」兩派分歧
: 面對川普即將來襲的25%汽車關稅,專家學者分成兩派。
: 第一派主張「以不變應萬變」,優先保護國內業者,即使美國課徵25%關稅,因為台灣汽
: 車出口偏少,頂多是業者吸收多一點成本,或是轉換其他市場賣往其他國家,也要維持
: 17.5%保護性關稅。
: 但該一派也警告,若台灣政府對川普不為所動,很難保證是否會換來更劇烈貿易手段,像
: 是汽車關稅持續加碼至50%,甚至是100%,或是擴大制裁範圍,包括要求美國友邦制裁台
: 灣車廠,或是針對上游原物料採取限制措施,台灣政府及業者恐難以承受。
: 第二派則是「政府主動降稅」,認為川普加徵關稅都是手段,核心訴求是「公平競爭」,
: 若台灣政府將17.5%關稅逐步調往美國的2.5%關稅,甚至達到0%關稅,如此或許可爭取到
: 美國政府汽車關稅的豁免名單。
: 不過,台灣政府長期以來,對降低汽車關稅持保留態度。
: 立法院曾主張,調降我國汽車關稅至0%。經濟部評估報告指出,調降關稅會削弱國產車產
: 業,也會減少稅收,恐造成「消費者未蒙其利,但產業先受其害」局面,嚴正反對調降。
: 經濟部說明,小客車製造是我國重點發展之一,早年外系車廠選擇來台灣設廠,累積多年
: 技術及生產力,若調降進口車關稅,那麼就容易被進口小客車取代,也會造成外系車廠重
: 新評估在台灣設立生產基地必要性、削弱我國汽車電子產業,影響我國次世代汽車發展性
: 。
: 從財政方面出發,財政部估計,調降小客車關稅將因對國內車輛產業造成直接衝擊,產生
: 稅收淨損失約新台幣523億至600億元,且目前尚無可行的替代財源及籌措方式。
: 此外,台灣進口車關稅(17.5%)已低於印度(60%)、越南(70%)、泰國(40-80%)等
: 主要汽車生產國,若提前降稅,可能在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談判中喪失
: 籌碼。
: 面對川普政府汽車關稅,經濟部受訪表示,目前課稅的產品範圍尚未明確,會持續觀察美
: 方政策走向,協助台灣產業。
: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受訪則表示,美國新一輪汽車關稅政策尚未確定,仍應該持續觀
: 察,但反對台灣政府主動降稅,換取美國關稅豁免。
: 川普已打出25%汽車關稅這張牌,一旦美方關稅政策細節公布,台灣政府恐怕難以像過去
: 一樣忽視訴求,究竟選擇硬碰硬,還是讓步換取空間,將不得不做出抉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