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2025-02-20 20:34:11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外資撤離加劇 分析:中共穩外資方案難有效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fYU0d9h.jpeg
中國的營商環境一直被外企詬病,包括對中共當局日益嚴厲的所謂反間諜活動的擔憂。資
料照。(Nicolas Asfouri/AFP)
【大紀元2025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國上月外商直接投資(
FDI)淨流出創歷史新高。中共政府推出「穩外資」行動方案,聲稱要擴大和鼓勵外商投
資的產業範圍。專家認為,這個救急方案和過往政策高度重疊,等於宣布之前的措施無效
,且沒有觸及核心問題,難以扭轉外資持續流出的趨勢。
官方數據證外資大撤離
根據中共商務部今年2月19日公布,2025年1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75.9億元(人民
幣,下同),同比下降13.4%,也低於2022年1月的1,022億元,2023年1月的1,276億元。
這是最近4年來最差開局。
此外,2024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0億元,同比下降27.1%,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
平。
另據彭博社引用中共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估算,2024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淨流出12,277
億元(約合1,68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2月19日,中共商務部、中共發改委發布《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中共央視報導
,有關方案涉及所謂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等四個方面的20條具體措施,
包括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等等。具體措施,如「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
投資支持力度」「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支持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允許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開展股權投資」「鼓勵跨國公司投資設立投資性公司
」「便利外國投資者在華實施併購投資」等等。
https://i.imgur.com/Y1L3YiA.png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un Huang)(黃大衛授權)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對大紀元表示,這個穩外資20條是一種典型的救急措施,類似於頭痛
醫頭腳痛醫腳,且並沒有觸及外資真正擔憂的核心問題,因此難以扭轉外資持續流出趨勢
,更加難以恢復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他解釋說,20條雖然覆蓋了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但其核心仍是市場准入和正常的便
利性。而市場本來就應該讓對方容易進入,也應該提供政策便利性,這沒有什麼值得表揚
的,而且又沒有提及法治透明度、資本流動自由度、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以及減少政府
干預。「包括動不動又說漢奸賣國賊,沒有實質行動消除仇視外國公司的這些負面影響,
沒有解決真正問題。」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謝田教授則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現在拋出這個方案為時已
晚,有些數據還可能是中共灌水造成的、是虛假的,實際使用外資的數字在劇烈下降。
他認為,中共的方案基本上是為了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馬上要對中國進行貿易戰
、關稅戰。外資現在能走的都在往外走,還有一些賺的錢拿不走,就把錢丟在裡面撤出來
,「(中共)匆忙推出這麼多措施,說明外資流出已經到了一個讓中共非常驚恐的地步」
。
黃大衛和謝田都認為,過去這些年中共都在喊穩定金融和外資,現在的穩外資20條沒有實
質性的創新,和過去的類似政策高度重疊,等於說之前鼓勵外資都是空談。
外企撤離原因眾多 對中國經濟前景悲觀
日本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關志雄(Chi Hung Kwan)曾分析指出,導致外企撤
離中國的原因是投資環境的變化。主要有七點:美中對抗加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在華
生產成本上升;中共加強所謂安全法規;中國當地企業的競爭激烈;重組全球供應鏈;中
國排外情感高漲。
https://i.imgur.com/9dFIXdE.jpeg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謝田教授(孫明國/大紀元)
謝田表示,外資撤出的原因,一個是看到中國經濟衰退,可能很快要進入蕭條,短期內也
沒有恢復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共為了維護政權而出台了一系列敵視私企、外企的
政策。「習近平剛剛跟民營企業家會談,想讓這些民營企業家幫助振興中國經濟,但同時
也警告他們,黨中央決定了要做了什麼事情你們必須執行。中共當局在有求於人的時候還
在施加壓力,外資肯定不敢繼續待在中國。」
黃大衛則說,外資撤離還涉及地緣政治,包括台海衝突、南海問題。北京更大的問題是法
律和法治政策的不確定性,朝令夕改,政治掛帥。加上外資在將利潤匯出中國、資金跨境
流動等方面有非常多的限制,這些限制沒有得到解決。
中國的營商環境一直被外國企業詬病,包括對中共當局日益嚴厲的所謂反間諜活動的擔憂
。
中共官方為此做出掩飾。官方的中國貿促會早前發布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報告稱,「受
訪企業對2024年度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為4.37分(滿分5分)」,「近九成受訪企業對中國
營商環境評價為『非常滿意』或『比較滿意』」,還說「超六成受訪企業對中國前景預期
良好」。
但上海美國商會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超過50%的受訪者對未來五年在華業務前景持悲觀立
場。歐盟商會也公開批評中國的營商環境日益政治化,企業提出來上千條建議,基本上都
得不到回應。
黃大衛表示,實際上不僅是外資,中國民營企業和一般老百姓都對國內形勢感到寒心。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不久就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還宣布了對鋼鋁製品加徵25%關稅
,以及研究糾正不對等的關稅等措施。在中美陷入新一輪貿易戰之際,隨著川普推行措施
,預計會加速新一波企業的外遷趨勢。
黃大衛表示,全球的經濟進入一個高利息周期,美元不斷回流,利息上升,令投資者更加
傾向於回流到美國本土,利息高而且安全,法律又健全。而中國經濟表面上看放緩,其實
實際上倒退,股市低迷,樓市又不景氣,民營企業的經濟活力越來越差。但同時管理層還
要粉飾太平,外交上還是戰狼咄咄逼人,市場活力的下滑已經是一個很難扭轉的趨勢。
責任編輯:林琮文#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2/20/n14441377.htm
6.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