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金融海嘯後
三星高層就思考著怎麼幹掉台灣跟韓國競爭的相關產業
「狙擊台灣」第一步:逆勢投資加包裹出售 瓦解台日DRAM聯盟
根據三星內部機密文件顯示,三星主管在徹底研究台灣的產業結構後,評估台灣的競爭力應該不會持續太久,尤其對台灣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業者仰賴日本技術、拚命擴廠的模式很不以為然。
果然,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爾必達無力再投資,李健熙逮到機會,執行三星最常用的逆勢投資法,在台日兩國停止投資後,反而增加資本支出、強化研發支出,加速推進製程技術及價格戰,這也造成後來爾必達及台灣DRAM廠紛紛宣布破產下市。
「狙擊台灣」第二步:全面抽單加告密 徹底擊垮面板雙虎
不僅在DRAM上徹底擊潰台灣,三星利用本身是全世界最大的電視品牌,在面板的攻擊行動上更加激烈。在金融海嘯肆虐最嚴重的2008年底,三星的面板主管在開會時,進一步喊出一個把奇美電殺出局(Kill CMO)的口號。當時,三星、樂金是全球前兩大電視品牌,原本同時下單給奇美電及友達,但海嘯發生時,三星、樂金不約而同把原本下給友達與奇美電的面板訂單全部取消。
此外,包括像面板所使用的LED背光,原本下給台灣廠商的訂單也瞬間消失,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而眾所周知的反托拉斯案,也是三星最狠的殺手鐧,讓台灣的友達、奇美、華映,甚至樂金旗下LPL及日本等大廠不僅賠大錢,還面臨牢獄之災,而三星因為污點證人身份而完全免除罰款及坐牢。
「狙擊台灣」第三步:整合供應鏈 重挫台灣之光宏達電
三星早年從半導體、面板等關鍵零組件起家,而最近十幾年又已在品牌建立強大的實力,對於垂直整合下了很深的功夫;而在三星利用台灣供應鏈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先來台灣下一點單,但同時間本身也投入研發生產,透過了解供應商的實力,內部也一樣操兵,直到內部學會了以後,也就不再需要外部供應商了。三星在關鍵零組件下了大工夫,在智慧型手機的競賽上,也充分掌握這個優勢,重擊「台灣之光」宏達電。
在打遍台灣科技產業界後,三星接下來「狙擊台灣」的第四步,就是瞄準台灣科技業龍頭的鴻海與台積電
幾年前莫里斯還在說三星是雷達上的一個點
結果沒想到整艘船都被換國籍了
台灣經濟外銷房地產的雙動力火車頭
就這樣被雙手奉上給美國把拔了
這下三星是不是爽到心臟痲痹了?
還是台灣又贏了台灣贏到心臟痲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