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記者署名:
吳裕堯/核稿編輯
3.完整新聞標題:
總預算刪減額翁曉玲竟要中央自己按計算機 王婉諭傻眼:連AI都無解
4.完整新聞內文:
王婉諭表示,立院送出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報告未列最終刪減額,連AI都沒辦法給出
正確答案。(資料照)
2025/02/21 00:15
吳裕堯/核稿編輯
拖了將近一個月,立法院終於在19日送出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報告,但內容根
本「複製貼上」,而且史無前例沒有明列最終刪減額,僅丟下一句「行政院核實辦理」。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竟稱,各部會再笨也可以用計算機去算出來。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
婉諭說,數學無法解決國會亂審出來「自相矛盾」的結果,連AI都沒辦法給出正確答案!
王婉諭2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花了29天,立法院終於在昨天正式送出預算審查報告。但
這份報告,還是算不出總共到底『刪減、凍結』了多少預算。對於這個荒謬的窘境,身為
罪魁禍首之一的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事不關己、大言不慚的說『數發部不是有一群 AI 科
技人才,難道不會發展一套系統計算?就算再笨,各部會也可用計算機一筆一筆計算出來
吧?』」
王婉諭傻眼指出,「翁曉玲委員,數學無法解決國會亂審出來『自相矛盾』的結果。不過
,既然你都提了,我就發揮理組人『實事求是』的精神,幫你把這份報告丟進去AI看看。
我將整份報告提供給 ChatGPT,請它根據報告的文字內容,告訴我今年總預算的刪減額度
到底是多少? AI的答案是2075億7425萬9千元。但翁曉玲委員,你知道嗎,這整份審查報
告中,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這個數字。為什麼會這樣?因為AI不知道,立法院居然連『通刪
』跟『個別提案』到底何者優先,都沒講清楚。」
王婉諭指出,「立法院審查報告,針對歲出審查的結果,可以整理成以下兩點說明。第一
,各委員會審查結果計減列67億3763萬元+院會表決(除通案減列決議外)減列1068億
6162萬9千元,共計減列1135億9925萬9千元。第二,通案統刪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由
行政院核實辦理各機關通刪項目之預算調整減列。」
「關鍵就在第二點『通案統刪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依照過去的慣例,通案統刪是包
含在第一項的委員會審查結果中。一隻牛不會被剝兩層皮,那既然第一項已經刪了1136億
,自然就不用再另外補足。但今年,立法院的審查卻沒有把這個原則談清楚。按今年通案
決議所列的項目,包含旅費、水電費、特別費等等,刪減的金額是301億,和通刪決議金
額差了638億7500萬元。如果『通案統刪』和『委員會、院會提案』完全分開刪,那就是
1136億+939億=2075 億,也就是AI所算出的這個數字。」
「那為什麼立法院不敢大方的在報告中寫出2075億7425萬9千元?因為這代表行政院還要
另外找地方自砍638億7500萬。怎麼找?行政機關沒有國會審查的結論,根本不知道怎麼
做。藍白多數的立法院直接擺爛,也不敢扛下責任告訴行政院,要怎麼砍這638億。連計
算規則都講不清楚的算式,請問全世界有哪個AI解的了?」
王婉諭接著說:「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預算提案相互衝突,但因為沒有討論,所以有預算
被刪到變成負的。為了因應這種史無前例的狀況,這次立法院預算審查報告,有一個前所
未有的創舉,就是多出了一章院會通過的『新增通過決議』。因為今年預算的審查,完全
沒有經過實質協商。有『幾百個』提案,是在黨團協商階段才提出的,直接送到院會胡亂
表決,才導致有一筆預算被刪兩次,刪到不夠刪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立法院的解答是『各委員會審查結果』依『新增通過決議』辦理,也就
是院會審查的效力,超越委員會審查。委員會中心主義成了一場笑話。此例一開,像今年
陳玉珍這種毫無新聞、影視專業的外行立委,完全沒在委員會參與討論,卻可能提案刪光
公視預算的情形,將源源不絕的出現。」
王婉諭最後表示,「直到現在預算都沒算清楚,會有什麼影響?要提醒大家的是,總預算
的問題,不會因為立法院把報告送到行政院就結束。立法院的審查報告沒有把通刪規則講
清楚,把刪減總額列出來,行政院到底要不要自己通刪、要怎麼刪,沒人知道。在這種情
況下,各機關沒辦法依《預算法》第55條,按照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的法定預算,編造
歲入、歲出分配預算。」
「這種史無前例的僵局,合憲的解決方法只有一條路,就是行政院提出覆議,立法院通過
覆議,重新好好審查預算。正告藍白立委,總預算覆議,是你們解套的方法,如果繼續反
對覆議,那什麼AI都無法給你們答案。」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957869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