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這些回文
「原則上」是這樣,但實質上咧?
說什麼代表台灣出賽,如果人事部門硬要你直屬主管同意公假。
改天他就記恨在心裡,故意在你要升等時的內部會議,假裝很委屈的說「這個人一心二用,不能把全部心力放在工作上,導致其他組員要替他分擔工作..」
這種話多瞎掰,多散播一些,你就會發現,你要為之前那幾天的公假,後續付出多少嚴重的代價
公家機關,除了白紙黑字的規定之外,背後還有很多隱形的人事手段在運作
我前一篇一開始提到的那位經理,姓陳,名叫什麼福,就是趁廠長剛上任時,對於相關業務還不清楚,而副廠長又是他學弟,
他想過的爽,又想拿考績甲,賺他的退休金,也想多放假出去玩
就盡可能把一堆已經沒有實質工作量的業務扣在他自己身上,死不交出去
如果光是他自己混日子就算了,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他又想拿考績,就乾脆在重要工作結束後,搶著第一個去邀功,再竄改往上呈報的工作人員名單
想過的爽,又想多拿錢
這種花招也能讓他光明正大的混日子
不管公假 公出,這種東西,白紙黑字的條文是一回事,人事怎麼運作的又是另一回事!
※ 引述《Aceweili (我愛西宮)》之銘言:
: 過來人認真回,有機會。
: 主要看單位是否准假,如果你是代表台灣出賽,而且是政府機關發文通知,通常會准許?
: 下來,讓您能專心備賽,人事室也不會有意見。
: 如果是國際機構發文通知台灣的協會要徵召組隊台灣代表隊去比賽,這個反而要看單位?
: 高主管是否同意,及人事室給的答覆。因為這不是政府機關發文,卻有國際賽的性質,?
: 看過公假各單位給得很不一致。
: 包含學校、國營、清潔隊、民間機構給的不一致,有人獲得的全部公假可以去專心備賽?
: 有人只能比賽請公假,培訓要自行請特休、甚至有人只能請特休加事假。
: 重點是你獲得公假,也要把自己的工作都處理好並不會因為培訓跟比賽而工作顧不了而?
: 爛攤子,也要感謝代理的同事以及主管,比賽結束回國回原單位也是要帶伴手禮來做好?
: 跟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