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解] 台灣稅負結構改革的可能性

作者: stevegreat08 (見鬼說鬼話)   2011-09-23 22:44:42
最近,小弟在想一個稅負改革的問題,
原因是,重翻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以及看到北歐某國恢復財富稅,
於是在想,台灣的「老人少子化」情況越趨嚴重,
以及很多人是領「死薪水」的,且另有一堆人財產多但收入少,
如此,以「累進所得稅」為主體的台灣,是否能改變這樣的結構呢?
我意思是,改以財產稅與附加價值稅為主體,
而所得則變成國民年金與社會保險的稅基,
財產稅稅率採「累進制」,資產範圍採嚴格法律衡量,稅率設在0.5~2.5%間,
附加價值稅則以「最終交易金額*稅率-上回交易金額*稅率」,稅率設在1~2%間,
但可立法扣除部分「必需品」的稅率,或者可以國民年金或財產稅抵銷之,
以上兩者,應為「主要賦稅」代替目前以「所得稅」為主要稅負
財產是存量或許會招致「重複課稅」的批評,但若把所得稅改以「強制儲蓄」方式,
則所得除消費(民眾)或投資(廠商)外,剩餘部份將成為儲蓄累積至「財產」,
我們把財產稅稅基定義某一範圍內,並設定免稅財產金額,
且在所得稅被免除後,將有延後課徵的效果,對於工作初期的薪水族吃香些,
至於老人、兒童,每年由政府給予「年金」,也是可以促進消費並滿足生活所需的,
如此,只要剩下「契稅」與「移轉稅」,連「遺產稅」都能廢除,可節省很多問題!
國民生產毛額(GDP)有生產面、支出面與分配面等三種算法,
而生產面則以「附加價值法」為計算方法,附加價值稅可以說直接與GDP掛勾,
可以更方便計算稅收狀況,並可以充分計算稅負融通下的政府支出效果,
在與「財產稅」一起合作下,可以防止財富分配不均,也可以控制景氣過熱,
我們總是擔心所得分配的問題,但真正的問題卻是財富分配的問題,
因為所得往往來自於財富所得,而且造成所得分配不均也是財富分配不均導致的,
另外景氣過熱或過冷時,附加價值稅成為體制內部的「自動調整機制」
至於「所得稅」改以輔助地位,使之成為國民年金基金、社會安全捐的基礎,
其功用除了社會保險(如健保等)外,將成為「強制儲蓄」的手段,
可以讓老人、兒童得到較多照顧,薪水族負擔也會變很小,因為稅率可能只需2~5%左右,
另外,加上規費與一些菸酒健康稅等特別稅收,政府財源算廣且充分,
剩下的就是「如何控制政府支出」了
我認為,台灣要成為社會國,但也不能放棄市場經濟的制度,
因為,只有在「自由、公平」的市場競爭下,人們才會求進步,
而經濟發展所仰賴的也是競爭,政府是不能干涉經濟的,否則只會造成資源扭曲,
公共建設與公共財的投資是政府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卻不具有品質的可要求性,
那麼,一方面廣徵稅源,另一方面減少政府開支與減少公債,是重要的!
而目前政府還有兩個重要職責:環境保護與維持法律,
所需要的經費只有「替社會擦屁股所必須的開支」,
真正的社會責任在政府,而非企業或民眾,否則要政府何用?
追求利潤、改善自身生活屬私部門(民眾與廠商),
維護社會公益、環境保護屬公部門(政府),
我認為這就是現在化的社會分工,
而稅負結構的改變應該也要「符合此等程度」的要求!
作者: stevegreat08 (見鬼說鬼話)   2011-09-25 20:59:00
那麼民眾的能力呢 創制的能力呢 真想做事的自可有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