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祖母骨灰的倉庫變公廁 故居園區令鍾肇政傻眼
2018-08-12 10:34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即時報導
被喻為「台灣文學之母」的鍾肇政,創作出《魯冰花》等經典作品,桃園市府今年斥資
4500萬修復鍾肇政故居,打造「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然而在鍾與其子赴園區後,卻「
被迎面而來的景象驚呆了,眼前的宿舍,完全沒有照圖施作。」
鍾肇政次子鍾延威在臉書寫道,故居後院,原存放鍾肇政祖母骨灰的木板倉庫不見了,取
而代之的是一間不小的公共廁所,以及兩個巨大不鏽鋼儲水桶,「相當刺眼」。
此外,鍾肇政當年靠教師薪水要養活一家九口,生活拮据,為了養豬貼補家用,沿著房舍
後方,搭建了長條形的豬舍,延伸屋瓦覆蓋,養了三隻母豬。未料鍾肇政生活園區還原的
豬舍,與宿舍主體分離,呈正方形,還蓋了「摩登木柱頂蓬」。
鍾延威表示,該還原建築,「與一般豬舍相較下像五星級高級豬舍套房,我猜想承包廠商
及建築師大概生不逢時,不曾看過豬舍豬槽長什麼樣子吧」,並批若不知原貌,有歷史調
查小組有圖可以參考,且鍾家也有後代可以被詢問。
「但廠商什麼都沒做,想當然爾的就這麼變出了一間四不像豬舍,敷衍了事。我不知主管
機關有沒有驗收?這樣能驗收過關嗎?」鍾延威表示,父親在參觀的全程,頻頻與他無言
對視、發出喟歎,「只能說,期待愈高,失望就愈大罷 」。
鍾肇政媳婦、立法委員蔣絜安對此表示,不是很清楚狀況,所以不方便表達評論。蔣絜安
上月遞補進入立法院前,任桃園市政府客家局局長,但她強調,整個園區的修復建設主責
機關是桃園市文化局,雖後續計畫由客家局接管,但在她任內尚未交接,所以她並不清楚
狀況。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330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