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ock:藍營大打ECFA的好處在最近又被一些學者踢破根本沒那麼神
幫你找到澄清報導 要看不看隨便你~
關於自由時報報導 學者:ECFA簽三年,成效不彰之說明
2013/06/20
本(102)年6月20日自由時報A2A3版有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將屆滿三年,
學者及農產品業者指出,根據各項統計數據,台灣對中國出口沒有明顯成長,外商對台投
資持續衰退,台灣人才、資金、技術,依然不對稱地向中國流動,顯示EFA成效不如預期
等報導,對於ECFA實施成效之報導內容刻意扭曲,恐造成民眾誤解,經濟部特別提出說明
:
一、預估ECFA一年可免關稅90億美元,係指貨品貿易協議生效且全部貨品降至零關稅後之
效益
有關報導中指稱:「馬政府推動ECFA宣稱臺灣出口至中國商品一年可免關稅90億美元,惟
實際未達10億美元,減免關稅騙很大」一節。一般自由貿易協定估算之關稅減讓效益,係
指該項協定生效後且降稅清單內貨品已全部零關稅預估關稅減讓累積額。以ECFA而言,應
指ECFA早期收穫計畫及其後續之貨品貿易協議生效落實,且清單內貨品全部降至零關稅後
之減稅效益。ECFA早期收穫清單於100年1月1日生效,中國大陸對台灣減讓關稅貨品計539
項,僅佔我國對於中國大陸整體出口總關稅項目之6%,而早收項目採兩年三階段降稅,至
本年1月1日起早收清單產品才全數降為零關稅,以此評斷ECFA成效不彰,實欠公允。
另依據本部委託學術單位進行之早期收穫計畫效益評估,ECFA早期收穫計畫實施後可節省
關稅為新台幣295億元。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累計100年1月~102年4月陸方自臺灣進
口早收產品已獲減免關稅達8.48億美元(約新台幣250億元),至本年底早收計畫之減免關
稅金額將可達預期之效益。
二、ECFA早期收穫計畫持續成長,我國整體市占率已回升
另報導指稱「臺灣對中國出口沒有明顯成長、臺灣產品在中國市占率為1993年以來最低值
」等。ECFA於99年6月29日簽署,ECFA早期收穫計畫自100年1月1日實施,本年1月1日起早
收清單產品已全部零關稅。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100年自我國進口早收清單產品成長
率為9.88%,101年受全球景氣不佳影響,成長率降為2.31%,本年1~4月自我進口早收產品
成長率達15.69%。
另因中國大陸企業近年來積極進行轉型升級,兩岸生產供應鏈已有調整,我國電子相關產
品對中國大陸出口明顯成長,因此中國大陸自我進口總額之成長高於早收清單成長率。本
年全球景氣較101年復甦,依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本年1~4月自我進口總額成長率達
51.68%,我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占率已回升至8.95%,與韓國並列第一。
三、 ECFA簽署後外人直接投資大幅成長45.83%
報導中童教授文中所引用之外商對臺直接投資數據係採用本部投審會及聯合國之統計數據
,以投審會之數據而言,當外人申請來臺投資獲審議通過後,依規定資金將陸續於兩年內
到位,以童教授所援用101年外人投資數據為40.71億美元,係為102年1月投審會所公布之
到位金額,根據投審會102年5月所公布101年的到位金額為41.71億美元,已相當接近100
年實際到位之金額43.03億美元,若再加計陸續將在今明兩年到位之金額後,101年之外人
投資金額預估將超過100年之投資金額,故童教授以尚未完全之數據推論101年外商投資金
額是否陷入衰退,因時間落差之故,將有失真實;另文中所提「2007年有136億美元」一
節,根據本部投資審議委員會之數據,96年因法規鬆綁,我國之金融業、有線電視業等出
現外人投資併購潮,導致有大筆僑外商投資資金流入大併購案如安博凱併購中嘉集團、渣
打銀行併購新竹商銀、花旗併購華僑銀行等。我國金融業經此整併後,可投資標的已隨之
銳減。若從投審會核准之數據(到位率超過8成)來看ECFA成效,自ECFA簽署後,核准數據
已從99年38.12億美元成長至101年55.59億美元,成長率高達45.83%,顯示ECFA簽署,確
實對吸引外商投資極具效益。
其次聯合國之資料是引用我國中央銀行國際收支帳之數據,當外商投資匯入總金額少於總
匯出金額時,其金額與比重就會呈現負值。100年因有數件大規模外商匯出案,致使臺灣
罕見的錄得負值。此目前情況已有好轉現象,從聯合國貿易暨發展組織(UNCTAD)101年10
月份發布之「2012年全球投資趨勢監測(Global Investment Trends Monitor)」報告顯示
,有65.1%受評國家FDI呈現負成長,我國在101年上半年外人直接投資項目,卻淨增加18
億美元,為亞洲少數呈現正成長國家之一,因而被聯合國稱許為表現不俗(Performed
well)。而根據我國央行統計,101年外人來臺直接投資呈淨流入計39億美元。顯見政府推
動經濟動能政策奏效,外商持續投資臺灣。
四、 臺灣與新加坡及紐西蘭洽簽經濟合作協定有利於雙邊產業合作並有利於臺灣布局全
球
有關報導指稱「新加坡及紐西蘭僅占臺灣貿易總額3.6%,對臺灣之助益有限,無法改善臺
灣國際孤立處境」。依據我國海關統計,101年新加坡係我國第5大貿易夥伴,為我國第4
大出口市場,第8大進口來源,雙邊貿易額約達271 億美元,占我國總貿易量4.9%。與新
加坡洽簽全面性的經貿協定,將可藉由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貿易便捷化及強化雙邊
產業合作關係等,進一步促進雙邊合作,亦可藉新加坡為拓展其他東南亞市場之門戶,布
局全球。
我國為紐西蘭第12大貿易夥伴,依據臺紐雙方個別研究顯示,臺紐簽署經濟合作協定將為
雙方帶來正面效益,對我國總產值及就業都有正面影響,尤其我國工業產品對紐西蘭為大
幅出超,以100年貿易值計,我國出口紐西蘭工業產品為5.2億美元,其中58%紐國關稅在
5%及以上,未來這些面臨高關稅之產品皆有機會享受優惠關稅。另外,由於臺紐互相給予
較低關稅之優惠,將使得其他國家進口至我國之產品成本相對增加,產生貿易排擠效果,
讓這些國家有與我國洽簽經濟合作協定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