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的矛盾''乘數-加速原理'都是經濟學上可以學到的,
也確實有它的理論在,雖然不是絕對,過去在兩蔣戒嚴時期,
一般民眾的消費能力相當有限,因為當時工資,工會勢力倍受政府打壓,
造成有能力消費者少,也因此經濟成長力道到了80年代中期一度減緩
但小蔣死後李上任,工會鬆綁,薪資大幅提高後,原本一些專家認為台灣經濟會完了,
畢竟過去兩蔣都一直用低薪化等對勞工不友善的政策吸引投資,
薪資一調高,工會一鬆,投資會少,事實上呢? 消費力增加更多,
造成經濟成長更快,企業獲利提升後也因工會制衡造成他們必須再加薪,
這也是為什麼80年代的所得增加最快時是落在1988.1989兩年了..
對於一些中高價民生必需品如汽車.也是在那兩年大量引爆需求.
因為中產階級的大增,現在呢? 物價漲.所得退.中產階級這塊逐漸減少,
一般百姓連帶消費下降,但高端反而提升下,未來恐怕中小企業更慘..
大企業賺更多.失業率提高.所得下降.但房價反而漲...高級車反而更多....
對於創造實質經濟成長率依然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