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聚焦並肯定王張會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402120504-1.aspx
CNA中央社 2/12 2014 台北訊
外交部今天表示,美日英德等國際媒體聚焦「王張會」,迄今共有79篇國際報導,且國際
間對此一會談均正面報導,給予肯定。
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指出,國際媒體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率團訪問中國
大陸,在昨天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王張會」高度關注,迄今共有包括美國、日
本、英國、德國、新加坡、加拿大、西班牙及墨西哥等重要國家媒體廣泛關注,共79篇國
際報導,國際間對此一會談均正面報導,給予肯定。
國際主流媒體多認為,此次會談為1949年來兩岸關係最重要突破之一,雙邊負責交流的最
高階政府主管在具有特殊意義的中華民國前首都,且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陵寢所在
地的南京舉行雙邊會談,極具象徵意義。
此外,美國、歐盟及許多國家均對歷史性的「王張會」及海峽兩岸持續改善關係表示歡迎
之意。
例如日本「NHK電視網」報導引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Jen Psaki)發言表示,樂見雙
方改善關係,並呼籲兩岸政府持續進行具建設性的協商。
此外,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引述總統馬英九談話指出,改善兩岸關
係可創造「良性循環」,除能促進台灣經濟利益外,更有助於提升國際地位。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則以社論強調,若中國
大陸有意繼續擱置對台灣主權的主張,此次突破可能意謂北京將減少對鄰國的挑釁。該報
另指出,「王張會」雖無國旗、官方名稱及任何顯示中國大陸承認台灣主權的事物,惟中
國大陸今後如要繼續阻擾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恐怕更加困難。
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則報導,「王張會」是兩岸自1949年分裂以來
雙方政府官員最高層級會談,顯然是北京做出讓步,因為北京向來拒絕正式承認台灣政府
。
美國「美聯社」(AP)強調,「王張會」後,兩岸關係將有所進展,此次象徵北京迴避拒
絕承認台灣主權的問題,而兩岸協商邁進正式的官方對話。
日本「產經新聞」則指出,此次會談,王、張兩人將互稱「主委」、「主任」的正式官銜
,符合馬政府「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政策。
此外,「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中國大陸和台灣已經展開兩岸自1949年內戰以
來最高層級的會談,這是兩岸政府官員間首次進行的正式會議,象徵雙方關係將更為順暢
。
日本「朝日新聞」社論更指出,曾為冷戰後世界導火線之一的台灣海峽已逐漸成為過去,
並期望兩岸政權利用此一良機,審慎對話,並尊重台灣民意,以推動兩岸關係。
外交部表示,根據上述國際性媒體報導,顯示國際間對「王張會」均以正面看待,並給予
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