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聯合電子報新聞很多..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247.shtml
以富濟貧 四族群減稅120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375.shtml
財政改革大菜上桌 富人要加稅了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9115.shtml
江宜樺:此時提稅改 因我國債限已到頂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332.shtml
股利扣抵減半 大股東實質稅率達53.5%
當然對受薪階級來說是好事
甚至聯合報的社論也說這是扳回了一點點租稅正義的天平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S1/8508344.shtml
新聞眼/傾斜的租稅正義天平 扳回一點點
當然,台灣採累進稅率制,也就是所得越多,稅率越高
我們的確要感謝繳稅大戶,蔡正元委員說的台灣所得稅幾乎是由20%高所得人繳的
某方面來說是正確的,但是卻沒有說完整
因為台灣的稅收中,綜合所得稅就佔了75%的比例,
也就是說,不管高薪資或是低薪資,有薪資收入就要繳稅,
而且薪資高的稅率就比較高,
但是有沒有漏掉什麼?
是的,台灣沒有"資本利得稅",
目前比較接近這種稅的,是土地增值稅 奢侈稅 證所稅 這三種
很難想像吧,在房地產炒翻天的台灣,千萬來億萬去的房產,股票,各種金錢遊戲
所徵收的稅款居然佔綜合所得稅的比例僅1/4
事實上,這才是所謂"租稅不公"真正的意涵,
不是說有錢人沒繳稅,而是稅負大幅傾向所得稅,
所以受薪階級不管高低所得,該繳的一毛都跑不掉,
但是實際上靠各種炒作而得到的財產,卻可以少繳很堆稅,
而這些靠炒作而來的財產,說的不客氣點,都是從一般人身上吸血而來的..
https://sites.google.com/a/labor.ngo.tw/labor/discuss/tax3
這篇文章有點舊,2012年的,但是我想還是有參考價值在
把台灣各種所得課稅級距 各種申報 富人所得結構 都列表列的一清二楚
所謂"向富人傾斜的稅制"指的是
政府長期重課薪資所得而縱放資本利得,不僅導致貧富差距惡化,也造成稅基嚴重流失,
最終步上大舉國債的窮途。此項不平等,不僅強壓在中下階級身上,即使是年薪千萬者的
「薪資富人」亦然,因為凡是依靠薪資所得,不論收入多寡,根本就無法隱藏,但資本利
得即使獲利以億計,在現行稅制中也只是視而不見。
所以,這才是真正的"租稅不公"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421/
綜所稅看不到的 是"薪資所得佔總收入比例"
越有錢的人,收入來源很多,薪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多數的中產階級,甚至M型的左邊,薪資所得就可以說是全部的總收入
台灣稅制太過側重所得稅,結果就是薪資所得稅一毛都跑不掉,
而薪資所得以外的呢?投資房產 投資股票 獲利再多
要繳的稅可能卻跟你我的稅一樣 甚至更少
延伸閱讀: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8404
資本利得課稅、減輕受薪階級稅率負擔才是硬道理
http://nonkilife.pixnet.net/blog/post/26989434
台灣綜合所得稅法
強烈建議大家一定要看這篇文,雖然是2010年的文章
但是把台灣綜合所得稅法介紹的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