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pt.cc/BLsB
8月3號的「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是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由公民自發的社會運動,
主辦單位估計有25萬人到場,不過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則估計與會人數約11萬人。
為什麼人數估計會有這麼大的落差?又有哪些方法可以估計遊行人數?
身在白T人潮中的科宅我,忍不住好奇。
無論是媽祖遶境、反核四遊行、同志遊行、或者這次的「凱道送仲丘」,
都不像演唱會一樣有售票入場,所以估算參與人數成了一項令人頭痛的任務。
但不管是記者為了報導、主辦單位要展現影響力、或者警方作人潮管制,
都需要估算遊行人數,而且得「雖不中亦不遠矣」。
20世紀後的歷史有不少社會街頭運動,也就發展出一些估算參與人數的方法。
時間回到1960年代,當時美國柏克萊大學發生學運。
從記者生涯退休後,在柏克萊擔任新聞學教授的雅克布斯(Herbert Jacobs)
從他的辦公室向窗外望,看到廣場上滿滿示威的人潮在反越戰。
剛好廣場上有格線標記,於是雅克布斯突發奇想計算方格中平均有多少位學生,
再由總共多少方格推估出參與的人數。後來他還估計出不同密度人潮中,
一位參加者所佔的面積,再由不同區域的人潮密度乘上區域面積,就能算出人潮。
這套「雅克布斯法」(Jacobs Crowd Formula)至今仍被使用來估算人潮的規模。
警政署在受訪中也提到,以凱達格蘭大道為例,全部擠滿的話大約可以容納3萬人,
各轄區負責的警員也會每半小時估算一次人潮密度,再推估出總人數,
並以最高峰的人數為基準。
另外還有一套以面積來估算的方式。假如遊行人潮非常整齊排成一列一列,
只要估算一列有幾個人,一條街能容納幾排人,就能估算出一條街上參與遊行人數。
不過以上兩種方法都只能計算「靜態」的人潮,
假如參加者不斷進出人群,就得再用其他方式估算。
要計算多少人進出遊行隊伍,可以設置「計算站」,
計算每單位時間中有多少人進出,就可以得到更準確的參加者數量。
不過這項工程需要許多人力,舉例來說,整場遊行歷時4小時,
而人潮增加的速度應該會到某個時間點趨緩,
所以要在各重要的路口設置計算站,且需要每十分鐘就計算一次每分鐘進出的人數,
才能算出有多少人參加遊行而不是「有多少人在廣場上」。
計算族群中個體的數量是生態學家的拿手項目,
之前有研究團隊利用衛星空照圖搭配全景銳化技術(pansharpening)來計算企鵝數量。
撇除高科技,或許生態學經典的「標記再捕捉法」(Mark and recapture)
也能派上用場。舉例來說,在遊行過程中發放一定數量的貼紙、布條或者其他「紀念品」
,在散場時看看人潮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有配戴「紀念品」,就能從比例來推估總人數。
其他有創意的好點子像是利用遊行後遺留的垃圾,
也可以用來估計人潮規模,這套方法也許可以估算台北跨年晚會人潮,
不過像這次「凱道送仲丘」的高水準公民遊行就不適用了。
或者在幾乎人人隨身都會攜帶行動電話的時候,
也許手機基地台有連線手機數量的資料能作為人數統計的參考。
一場示威遊行,無論是10萬人或者25萬人,
最重要的是訴求的聲音能夠被有關單位重視,
否則「25萬」也只是「看報才知道」的一個數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