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雲網址:http://bit.ly/1e0wODb
前幾天,看到立法院公報,有興趣的可以去查,「第102卷 第51期 委員會紀錄。第381頁
。」
內容談到在「立院質詢時,時任陸委會的賴幸媛跑來問田秋堇,田秋堇告訴她,國會要求
先審核協議內容,民進黨甚至願意扮黑臉,讓國民黨為台灣人民多要一點東西,他們卻不
肯,結果賴幸媛脫口而出,中國不肯啊!為什麼?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所以
台灣不可以有國會,如果兩岸的協議在國會逐條審查,只要被修改了一個字也就證明了台
灣有國會有存在,這是不可以的事情。」
因為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所以,台灣不可以有國會,如果兩岸的協議在國會逐條
審查,只要被修改了一個字也就證明了台灣有國會有存在,這是不可以的事情。
在馬英九的立場來說,面對這樣的困境,他只能用模糊地帶,並且為台灣爭取到服貿,他
可能會認為自己堪稱忍辱負重;但在目前認同台灣人多於中國人的主流台灣民意來說,就
是賣台。
可是,這就是中華民國面對的國際困境。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用中華民國,只能用臺澎金馬名義進入了WTO,只能用中華台北的
名義進奧運,因為我們得不到認同,只好學著用模糊地帶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約莫在20年前,大陸為了改革開放也採取「維持現狀」的模糊地帶,讓臺商前往大陸投資
,一去就去了200萬以上的臺商。
「維持現狀」的默契一拖就拖了20年。
中華民國總統真的很難當,如果在香港,那是一個民生價值大於民主價值的地方,多數人
大概會很直接的選擇低頭賺錢;畢竟吃飽比有些有些看不到的自由重要;但在台灣,這個
討論民主的價值大於拼民生的地方;馬英九只能繼續選擇模糊下去,背起這個裏外不是人
的歷史定位。
其實,我看大陸人討論這件事的政論節目真的說得很直接。
強調,這不是我的意思,可是具有參考價值。
大陸鳳凰衛視中文臺的政論節目提到服貿議題,裡頭的來賓提到,「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就
是因為沒窮過,才敢這麼大聲不簽。」
大陸民眾認為這是一個「喪權辱國」的事,畢竟大陸開放了很多沒有開放他國的東西,比
如說會計師執照、金融產業之類的,都是他國沒有的。
那個政論節目的大陸名嘴直接說:「不簽就不簽,等到台灣窮了來求我們簽,再說!」
這句話很傷人,但還蠻實際的。我想無論是誰最後當上總統都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我感謝學生為「反服貿」的揭竿而起,掀起了這次全民討論服貿議題,深度和廣度都是任
何政令宣導無法做到的。
接下來如果細看學運主張的「兩岸協定締結條例」,草案以國與國間的定位,光是這一點
就起碼會拖到永無止盡的地步。
再加上草案第21條:於本條例施行前已簽署之兩岸協定,應本條例施行後六個月內,彙整
送交立法院議決之。(第二十一條),否則「自始不生效力」。
這個意思就是,如果真的用了民間版《兩岸協定締結條例》連兩岸直航、大小三通都要立
即停擺,因為這自始自終沒有通過民間版《兩岸協定締結條例》。
學運有其純粹性、理想性,口號是「捍衛民主,退回服貿」,但最終難道要功虧一簣的走
向統獨意識型態的路線之爭嗎?
沒有人想因為服貿而對立,可是走上街頭的學生又有多少人瞭解背後的動機?
在特殊的國際現實下,台灣一直就像一個走在鋼索的人;有些話不用講明,有些事默默做
就好;如果真的挑明講,只會挑戰彼此的底限,導致亂局更亂,傷口更傷。
我真的很不想再寫服貿的文章,因為繼續寫下去只會是更直接的撕裂。
可是,我想告訴我的讀者。我們不必把希望或未來託付給某個人承擔。
路是你的,要自己走。過去令人渴望,未來難免迷惘,但我不想用激情決定我們國家的未
來。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恐懼,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不公。我們都要積極的去面對接下來的一
切挑戰,不要相信任何消極,自怨自艾的想法。
反對永遠是最容易的事,可是一味討論沒結論的東西不具太多意義。
畢竟人生的旅程,你擁有的只有現在。如果不考慮到實際狀況,什麼也做不到。
BY: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