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民主似非競爭力必要條件
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p=3&recordId=99564
RTI央廣 4/9 2014 瑞士伯恩訊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教授布里斯(Arturo Bris)撰文指出,1個國家的競爭力不僅來自
增加出口,也不只是經濟成長,甚至民主也似乎不是必要條件。
布里斯剛接任IMD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5項人們對國家競爭力常見
的錯誤觀念。
他首先表示,政府和國際組織都把提升國家競爭力當作經濟政策的目標,但「競爭力」一
詞應以一國利用資源及經濟動能,創造繁榮的能力去理解。
布里斯指出,首先,國家競爭力不是零和遊戲,與企業競爭不同,企業之間在市占率上非
輸即贏,但提升國家競爭力卻是有競有合,長期來看,每個國家都可以是贏家。
其次,出口雖是一國競爭力的動能,但「國家競爭力也不僅是增加出口」,例如美國的進
口就大於出口,打造強健的國內消費市場也是良方;若一國政策多專注於振興海外產業的
工作機會,就有礙競爭力。
還有,一國競爭力未必需要民主制度,例如民主未發展成熟的新加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都在競爭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雖然在民主制度下較少有貪腐、更多透明度、更尊重財產權,但民主似乎不是提升競爭力
的必要條件;他提出一項省思:是民主促使一國更具競爭力?還是競爭力最後導致對民主
的需求?
再者,國家競爭力也不意味人民更幸福,或許有相關,但不能劃上明確等號。
最後,他說,國家競爭力也不僅是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只是競爭力的長期副產品,競爭力
是經濟表現、概念、價值、資源和能力的綜觀,只有摒除對競爭力錯誤觀念的國家,才能
面對全球市場的挑戰。
IMD將於5月底,依慣例發布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台灣去年為第11名,比2012年的第七
名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