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貿談判陷僵局,顯見台經貿籌碼艱困;而民間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一旦通過,恐使
經貿談判更陷窘境。民間版要求官員談判前,必須先讓立法院審過締結計畫;工研院知識
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說,這如同大家族媳婦帶著固定的清單去買菜,難以調
度,最後為了平息各方爭議,反而花更多的代價買原先計畫的東西。
杜紫宸說,經貿談判一定會有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需解決,他認為最好的方案是在談判中
得到整體最大利益,回來再針對受損產業進行實際補貼。若在談判前就定下來,例如締結
計畫書,將降低談判彈性,反使結果受損。
他以大家族媳婦買菜作比喻,若「事前家族14個人討論,把買菜清單定下來,不能多、不
能少」,等到真正上了市場,就會面臨有些東西一定要買但很貴、便宜替代品卻不許買的
窘境,反而吃虧。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9000910-2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