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社會學是一門吃飽太閒的科學嗎?

作者: 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   2014-05-14 09:47:19
推 peterwww:你有去探究台籍父母為何學歷不高官不高嗎?殺光了?圍堵? 05/14 07:02
→ peterwww:你認為近親繁殖等自然現象產生族群差異 應該被合理化嗎 05/14 07:06
有啊,沒有作這些工作的話我其實不大會講話的,畢竟沒有證據又不斷在重複的話
,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在我看來,「台籍菁英都被國民黨○○」這句話,一直淪落
在口號的程度而已。
1) 最基本的事實是,我們有名單。我們有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名單、有當年各
民意機構議會的名單。如果真要討論台籍菁英的處境的話,我們可以一個名字一
個名字來核對,看看有多少台籍菁英真的被殺、因此退出政治圈,或者繼續留下
來。這個很基本的查證工作,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有人完整的做過。
比如說,洪火煉這名字有聽過嗎?他也是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的成員,不過事件
後他仍然繼續擔任民意代表,隨後也繼續參與選舉,其子洪遜欽還被提名當上了
大法官。
實際上台籍菁英在二二八事件的下場並不是「被殺光」,很多的選擇是加入國民
黨,繼續在政壇上維持其勢力。我們也很少聽到二二八事件後台灣地方的世家因
此受到打擊而崩解的事情,不是嗎?
2) 另一個查證的方向,是去比對日本統治的時代台灣總督府與整個行政體制內,到
底有多少「台籍菁英」存在。這也是成天把二二八當口號的人很少去提、反而是
那位號稱「戰神」的人常拿出來的資料。如果你真的有興趣,那你可以麻煩他再
貼一次,看看當時台灣在行政方面的人才,究竟貧乏到什麼程度。
3) 國民黨帶來的官僚體系,是一個很重視資歷輩份,要一步一步慢慢往上爬的無效
率系統。過去像駱明慶的研究就已經有發現,這個官僚體系的升遷沒有什麼省籍
歧視的問題,甚至你得說外省籍的人升遷比較不利(理由是外省籍很多是軍警這
種升遷不利的旗杆式體系)。
甚至連所謂正統的外省菁英,他也要花大半輩子,才有可能達到整個官僚體制的
最高峰。我之前就舉過孫運璿了,他在台電從工程師幹起、花了二十年才成為台
電的最高位之一,之後被拔擢成為交通部長,再花了十二年才成為行政院長。而
和他資歷相當、同時期擔任財政部長的俞國華,就得等到他下台才有機會成為下
一任的行政院長。
如果外省人都要三十年才爬得到行政院長一職,你覺得本省人要花多久才是公平
?之後有位名字叫做連戰的也擔任了行政院長,而從他擔任交通部長開始算起,
同樣也是花了十二年。
4) 更早之前我也做過簡單的查證。在1990年代政府裡的高階公務員,你可以看成兩
個不同的世代。一個是1925年以前出生的世代,這個世代基本上沒有本省籍的人
存在(許多出生都是1915前後),但是1925年出生的世代(許多都是1935年前後
出生),例如連戰、吳伯雄、郭南宏等人,可以說全部都是本省籍出身,只有一
兩個外省籍人士作點綴。
換言之,這不是省籍問題,這只是世代問題而已。來台的國民黨把整個中華民國
政府搬遷過來的結果,當然是把整個外省籍組成的官僚體制一起帶過來了。但是
接下來組織內部的新陳代謝,是以考績和資歷為基準。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本省籍
,逐漸取得壓倒性的勝利。
5) 在比對孫運璿經歷時我也比對了另外一位台籍菁英高玉樹,這兩人都是1913年出
生,兩人的軌跡便可以看出整個官僚體系的緩慢升遷過程。孫運璿1940就擔任青
海西寧電廠廠長,開始累積他的資歷,但是高玉樹一直到1950年代才結束學業,
1952年擔任美國麻省工科大學冶金研究所研究,兩人的資歷一開始就差了十年。
後來高玉樹走民意選舉的路線,並當選連任台北市長。綠營的人接下來會拿台北
市長被改成官派來作文章,但是他們不會告訴你之後高玉樹的仕宦之途過得如何
。實際上高玉樹後來仍然繼續在官僚體制上往上爬,擔任交通部長、行政院政務
委員這些重要職位。你只能說高玉樹爬得太慢了,他擔任完交通部長後的十二年
已經是1988年了,沒有機會再當上行政院長(沒錯,1989年高玉樹當了總統府資
政)。
高玉樹應該是個簡單的例子,但是他並不支持那種「台籍菁英被圍堵」口號的說
詞。
作者: lpca (澄)   2014-05-14 09:50:00
國民黨很愛論資排輩
作者: Asasin (Assassin)   2014-05-14 09:52:00
這倒是事實,那時候很多台灣在地精英都選擇配合政府作為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4-05-14 19:20: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