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的委員會問政,若是重大事件都以「聯席委員會」的方式招開。
譬如核電廠、原能會是教育部底下,就由教育委員會主召開會。
會同其他、內政、司法、軍事等等委員會一起問個飽。
這種會議才有點內容,但是因為人數多所以直(做)詢(秀)時間少,自從宮嘟門一出。
從此個個委員會都想當主召當政績,每個委員都可以質(謾)詢(罵)到飽。
有些委員受不了的乾脆直教找相關部會聯絡人去辦公室了解、溝通。
而立法院的會議有很多涉及國家秘密,不能公開。
譬如外交與國防秘密最多,給你上網公開就等於公開給對岸了。
還曾經發生過國防祕密等文件就這樣被記者拍照帶走的,保密性蕩然無存。
除了秘密會以外還有調閱小組、協商都是不公開,因為立委的職權可以調閱不少文件。
照規定這些文件不得被翻拍或照相、錄影,誰拍誰洩密負責,提供單位也少不了一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