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李筱峰專欄〉政治宣傳與歷史教育
2014-05-25
台灣歷史學會舉辦「二十世紀人物評價與歷史研究」研討會,我發表〈李友邦的悲劇與歷
史教育─兼論課綱「微調」〉一文。以下是本文主要論旨:
此次教育部對中學歷史課綱的所謂「微調」內容,在日治時代部分強調台灣人參與抗日的
歷史,其中特別增加「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內容。
學生如果只讀上述「微調」課綱所編撰的課本,對李友邦的認識就是「台灣人效忠祖國的
抗日英雄」,殊不知這位「效忠祖國的抗日英雄」最後竟被「祖國」槍斃!
當時身兼台灣省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副主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直屬台灣
區團部主任的李友邦,於一九五一年十一月被蔣介石下令逮捕,四個多月後被處決!
李友邦為「祖國」賣命,最後卻遭「祖國」奪命的歷史,絕非只是特殊個案,而是當時台
灣社會菁英們的共同命運。
歷史的理解應該多面且宏觀,歷史教育也該如此。然而這次歷史課綱「微調」,僅擷取李
友邦赴中國參加抗日行動的經歷,「台人參與祖國對日抗戰」顯然符合國民黨的「政治正
確」;但是李友邦最後遭「祖國」處決,則隻字不提。其實這段「為『祖國』賣命,卻遭
『祖國』奪命」的歷史,才是台灣人更該記取的歷史教育。
這種選擇性的教材,無助於對歷史的多面理解,只是「借死人講自己的話」,用斷章取義
的教材來誤導學生,那不是歷史教育,而是「反教育」。無怪乎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
得到的唯一教訓是,人類沒有從歷史得到教訓。」
固然,歷史教材因篇幅有限,不可能毫無選擇,但教材選擇除應多元而宏觀外,必須符合
比例原則,例如事件影響的深淺、規模的大小、遠近的關係等等。萬不可捨影響深者,而
取影響淺者;不該捨規模大者,而取規模小者。
以李友邦參加中國抗日的「台灣義勇隊」而言,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及台灣史上並無結構
性的影響。若論規模與時間,這個運作約六年多的「台灣義勇隊」,人數只有原先的四十
二人,後來增加到七百多人而已。這樣的時間與規模,如果拿二二八之後在日本、美國、
歐洲發展出來的台灣獨立運動的許多組織(如「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來相比,長期在海
外為台灣人發聲時間長達五、六十年,參加人數成千上萬,而且成員「幾乎清一色的知識
份子」、「全世界根本看不到這種幾乎每人都是碩士和博士的革命團體」。海外台獨運動
與組織不僅影響國際政要,也對台灣島內的民主運動發揮直接或間接的作用。如此天淵之
別,如果李友邦的「台灣義勇隊」必須寫入課本,則台獨運動的組織與團體就更該大書特
書!然而卻隻字不提,顯然不合比例原則。這樣的課綱「微調」,只是在替國民黨進行政
治宣傳而已,絕對不是教育!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81899
歷史課本就那麼薄一本 課程時數就那麼少 如果什麼都要說的話根本說不完
要說李友邦怎麼被槍斃的 要不要說一下當時共諜在國民黨內滲透的囂張情況
要扯台獨聯盟 要不要談一下台共頭子謝雪紅 蔡孝乾
順便聊聊後來回台灣向國府投降的廖文毅 辜寬敏 然後呢?
祇是增加莘莘學子的負擔而已
李大教授怎不論述一下都是碩博士的革命團體在海外到底發揮什麼狗屁作用?
兩蔣父子還不照樣在台灣壽終正寢 一中憲法也繼續存在 中華民國繼續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