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葡萄牙被血洗, 哥也來發個心情文好了
一點心得感想,文長,不喜者請直接END
哥原中縣 鄉下學校,當年時空環境,還是個編好壞班是正常
,家長力推的時代。哥成績普普,但在鄉下學校只要是你還算
認真念書的,都會被編進升學班,那時哥莫名其妙的就進去。
雖然當時政府力推技藝班,但哥是算是升學班,那時哥的隔壁
最好班目標都是中一中、中女中,我們次好班的? 能摸到二中
、文華甚至衛道、曉明,真的都要偷笑放鞭炮了,能考上省立
高中是你運氣好了。
果不其然,哥的班上只有一個同學考上二中,剩下比較幸運的
考上前段私中,還有幾個跟哥一樣,考上中部職校第一志願:
中工,剩下的就洗洗睡了。哥原本就是個順其自然的人,那時
只知道如果要再升學,就是考二專而已,有幾間技術學院,完
全沒有概念。
在職校的日子裡,一個星期國英數的鐘點數只有普通高中的一
半還不到吧。課本內容程度跟普通高中比起來也是很大落差,
剩下的時間就是專業科目與近半個星期的實習課,哥是念製圖
的,所以比起甚麼板金、汽修或化工的,幸運很多,就是識圖
跟畫圖,把CNS製圖標準給背下來。
那時很痛苦的就是圖畫錯或畫不好,甚至圖紙髒兮兮,老師只
稍打上一個紅色 R字,你就得不斷地重畫再重畫。有的同學整
學期下來就是一路欠圖補圖的重複動作,學期初的到學期末的
還在畫,當然哥也欠過補過。而我們製圖科的也是全校唯一有
暑假作業─就是畫圖(為了技能檢定)
有很多專業科目,都是大學才教的,例如應用力學、流體力學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等,我們都在學校時就被老師操到翻過
去,當然也算是打下基礎 (雖然哥後來沒唸機械系,但也沒有
多到60個志願讓你選,因為你讀了什麼科,範圍大概就那幾個)
到了高三時,每個人都要選擇一個專題,當作是你的畢業製作
,大多數就是選某個產品,將其拆解還原至最小零件如墊片或
螺絲,然後依比例1:1 繪製全套零件與整個產品的立體組裝型
態表現,並且還要交代這個零件是要用甚麼加工方式製造、它
的國際標準符碼標示也都要交代清楚,算是一個模擬你出社會
當個真正的製圖員該有的水準來要求。等於你畫的這一套圖,
拿給任何現場師傅們都要能看得懂如何施作製造。
高三時,大概是政府廣設大學的前端,那一年有幾間技術學院
突然升格變科技大學,哥最後也就搭上這班升格的列車,變成
大學生,還差一點念了台灣師大,雖然最後選擇了科大( 確實
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哥想說的是,華人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件事,如
果你擺在30年前,也就是大約80年代,哥相信這是說得通也擺
得進,但這世界變遷的這麼快,很多各式各樣的新事物、新科
技就這樣不斷的塞進來,可偏偏華人的思維並沒有整個翻轉過
來。
直到今天政府都決定要推動12年國教的適性教育去改變現況,
但恐怕最後甚麼都改變不了,因為文化、思維這種根深蒂固的
,要改變,恐怕百年都還不夠。哥比起版眾諸位小弟小妹及大
哥大姐,真的沒有聰明到哪,憑藉的也許是運氣,也許是不服
輸,畢竟當年每天跟哥一同坐公車的都是中一中、中女中,自
然也會不想輸給他們。
有時,哥覺得制度很混亂,為何不乾脆教科書收回統一國編 (
以前最愛虧國立殯儀館XD),或恢復聯考,最公平。但一個國家
社會,總是要追求進步的。哥的母親常說,讀書是半天生的,
所以她也從來不會要求哥到底書要讀到多好。
哥也深信,不管是讀書或學技術確實天分都佔有一定比例,後
天的努力當然也不容抹煞,所謂勤能補拙也是有它的道理( 不
然哥當年重畫都不知道畫多少張去了XD ),當然近朱者赤、近
墨者黑也是有它的道理,這些我們都不需要否認,不然今天做
家長的不會這樣的慌張。
但真的會想讀書、想向上提升的,你擺他到哪裡,他自然就是
會竄出,不管他身處的環境是如何,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哥的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強摘的花朵不會香;強拔的雜
草還會長,自己的定性不夠,甚麼都沒有用。當然最重要的,
哥覺得家庭教育比你學到任何精深或專業的知識更來得重要。
千萬別小看學歷不高或不夠聰明笨拙的人,他們用僅有吸取的
智慧,樸實勤奮的在這個不被吱吱承認的國家當中,化作一個
個小螺絲釘支撐著。是這個功利社會與文化,讓他們不受尊重
、被看不起,可是在外國人眼中,他們卻是大師、是專業人士
、是國家的中流砥柱,如果思維不再改變,這個國家的教育也
就幾乎沒有希望了。
理性、勿戰,念技職沒有多強,但也請給我們一點尊重
給專業人士一點掌聲,做設計很辛苦,請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