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誌: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204140187330017/
撰文
羅中泉
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最近陳震遠60篇論文假冒審稿者事件,的確讓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讓整個台灣學術界蒙
羞。此外還牽涉到教育部長,因此發展為政治事件。可悲的是一旦牽涉到政治,就很難在
媒體上看到真正理性的評論。
我想最大的問題是普羅大眾並不理解科學論文投稿的過程與作者的責任歸屬,因此被媒體
的報導牽著鼻子走。媒體或網路上一堆似是而非的評論,這些人要不是不在科學圈裡,或
是沒有充足的論文投稿經驗,不然就是根本沒有閱讀該期刊撤銷論文的公告。
陳震遠案簡單說來就是這位前屏東教育大學副教授創造出所謂的peer review ring (同儕
審查圈)以及citation ring (引用圈)。最後造成許多文章是自己人甚至自己審稿。嚴重
的破壞了科學界一向信賴的獨立審查制度。
但問題癥結在哪裡? 什麼是同儕審查圈以及引用圈? 教育部長蔣偉寧被名列其中五篇論文
的作者之一,他的角色到底在哪裡? 底下我們來看看。
我們首先要了解大部分的科學論文會有兩三位以上的作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訊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與第一作者 (first author)。通訊作者通常(但不是絕對)列在
作者名單中的最後一位,他是整個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一般就是這個實驗室的老闆(教授)
。通訊作者需要對這篇論文負大部分的責任。通訊作者會決定這篇論文有誰也會列在作者
名單上以及排名順序。第一作者則是列在作者名單上的第一個人,他是實際從事大部分實
驗與分析工作的人,通常(但不是絕對)就是勞苦的研究生或是博士後研究員。一篇論文除
了這兩種類以外的作者,通常就是貢獻較小的人,可能是幫忙做了一點點實驗或分析,但
不是實驗主要的部份。有時候一個人可能並沒有實際參與這個研究,但是跟這計畫相關,
比如說出了一些經費或是人力等等,有的甚至只是對論文寫作給了一點建議。這些就是所
謂的"掛名",這雖然不應該,但國內外都常有這樣的"掛名"現象,所以學術界通常不太考
慮第一與通訊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的貢獻,常常認為他們只是陪襯性質。意思是說,若有
個人吹噓他研究做的多好,結果他提到的那篇論文他既不是作者也不是通訊作者,那麼大
家只會一笑置之。一篇有名的論文,它的榮耀大部分會落在通訊作者身上,剩下的則是第
一作者。
接下來我們要先了解科學論文投稿的程序。現在論文投稿都是使用線上投稿系統。通常是
通訊作者自己或是授權給他的學生(通常就是第一作者)來進行投稿的程序。每一篇論文投
稿後都需要由兩到三名該領域的學者做獨立審稿。通訊作者可以提出審稿者的建議名單,
但負責處理稿件的期刊編輯絕對不會照單全收。常見的作法是從建議名單上選一個,然後
該編輯從自己口袋裡的名單選另一到兩名當作審稿者。這些口袋名單通常是編輯認識的,
曾在這個期刊上登過論文的,或是曾為這個期刊審過稿的研究人員。審稿過程中間若需要
修改論文的話,一般是由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負責。其他作者有可能會收到email通知,
但也有可能完全在狀況外。審稿者的名字是保密的,只有編輯才會知道。
所以陳震遠案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問題有兩點:
第一、他創造出同儕審查圈與引用圈。理想上,通訊作者提出建議審查者名單時,給的是
在相同專業領域但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學者,所以他們可以公正的審查論文。實務上,大家
都會推薦自己認識以及對自己友善的同行,不過誠實的學者會避免推薦與自己有直接關係
的親友,像是同實驗室的人,合作計畫的人以及家人等。此外,期刊的編輯經常會從該論
文引用文獻中找尋適當的人當作審稿者。比如說我的論文中大量引用某個學者的研究結果
或是論述,這時該學者常會被編輯認為是理想的審稿者。但期刊編輯會仔細檢查這位理想
審稿者是否與投稿者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師生或是共同寫過很多論文),有的話就不會給
他審稿。
依據該期刊的公告,陳震遠與其他人大量互相引用論文,然後"可能"也互相推薦審稿,結
果造成一個小圈圈。那麼為什麼期刊編輯沒有發現他們有關係呢?我看了這60篇論文的作
者名單,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關係。絕大多數的論文都會有陳震遠(Chen CY)與他的弟
弟陳震武 (Chen CW)兩人其中一人在作者名單,但除了一篇論文以外,兩個人不會同時出
現在同一篇論文。這會造成一個假象是他們兩個人並不是關係密切的合作者,而期刊當然
也不會知道他們是兄弟。因此我猜測當初期刊編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把這60篇文章中的一
部份給了對方審查。但是該期刊並沒有說他們認為的這個小圈圈除了陳震遠以外還有誰,
該期刊只說還在調查中。
第二、陳震遠在該期刊的投稿系統中開了一百多個人頭帳號,創造出許多虛擬的研究人員
身分。國外媒體報導說該期刊認為其中至少有一篇陳震遠的論文是被這虛擬的人頭所審查
,而他們相信這個人頭背後就是陳震遠自己。自己審自己的論文,這當然完全無法接受。
但是這裡有一點需要釐清的是,該期刊說他們所撤銷的60篇論文是因為這些論文至少有一
位作者或是論文的審稿者是在這個ring中。我實際檢查了約十來篇文章,發現這些文章的
通訊作者幾乎都是陳震遠或陳震武。還記得前面說的審稿者的建議名單是通訊作者給的,
這樣看就兜的起來了。不過60篇中至少有一篇論文陳家兄弟都不在作者名單中,被撤銷的
原是不是因為該文被陳家兄弟審查,這恐怕只有期刊自己知道。此外,這60篇文章是不是
有些是池魚之殃,通訊作者與審稿者都不在這ring中,只是因為陳家兄弟有人名列作者名
單所以被撤銷,這還要詳細檢視。
那麼教育部長蔣偉寧到底知不知情? 這問題要拆成兩部分:
第一、他到底知不知道他是其中幾篇文章的作者之一。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不知道。但這
五篇論文中蔣偉寧既不是第一作者也不是通訊作者,所以他對期中幾篇印象微弱是可以理
解的。這些論文他是否有實質貢獻或只是純掛名,這不在我要討論的範圍內。
第二、他到底知不知道造假這件事。因為論文的撰寫與投稿是由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負責
,審稿者的建議名單也是由通訊作者擬定,所以非通訊作者的人不知情是很有可能的。在
這種情況下,其他作者是受害者而不是共謀者。
最後,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這五篇論文的通訊作者通通都是陳震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是其中一篇論文陳震武是第一作者而蔣偉寧是最後一位作者,但通訊作者是陳震武卻不是
蔣偉寧。這種現象在國外其實並不罕見,最常見的原因是,雖然研究計畫的主持人依慣例
列為最後一位作者,但該主持人認為這個研究從執行到論文撰寫都是由第一作者完成,所
以把"通訊作者"這個頭銜讓賢給他。這常發生在剛獨立主持一個實驗室的年輕學者身上。
他之前的資深指導老師若認為他可以對這個論文"負責",那麼就把這篇論文送給他讓他當
通訊作者。
所以我個人認為,從實務角度來看,蔣偉寧知道造假甚至涉入其中的可能性不大。但他是
不是要因為實驗室出了這樣一個學生而負起政治責任,大家自己判斷。
此外,有人說陳震遠與陳震武其實還有投其他期刊,若其他期刊採取調查行動,這個雪球
可能越滾越大。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人,一定要詳讀該期刊的公告: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retraction notice
http://jvc.sagepub.com/content/20/10/1601.abstract
以及這篇報導與他底下的網友討論
Retraction Watch: SAGE Publications busts “peer review and citation ring,”
60 papers retracted
http://retractionwatch.com/2014/07/08/sage-publications-busts-peer-review-and-citation-ring-60-papers-retra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