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的佈局跟治理能力,很明顯是以擴張她的政治資本為優先考量,子弟兵進去當局處
首長,局處長又跑去選市議員跟DPP中常委這些人跑來跑去弄出一個超大的菊系人馬
高雄人自己可以統計這種例子有多少?
作為一個曾居住在高雄三年的北部人來說,我很難想像很多DPP議員的看板都強調自己是
陳菊的局處長.子弟兵.這些事在北方四都幾乎不會發生.
當議員不就是站在選區利益立場監督市政府的代表 即便同黨執政 這個基本地足點也要
有所保持
當整個團隊只要會表演藝術與跟市民博感情就是好戰將,馬公空難時的高雄市社會局長
就是最好的例子。
整個團隊都是充斥這種材料。誰又會願意踏踏實實地作市政基礎工程?誰又願意花時間
去研究高雄的產業政策?反正放放煙火。跳跳電音三太子。就有票了。
我在高中畢旅第一次到高雄的時候 高雄號稱台灣第二大城
左營服役的時候 被新北超車
工作四年後 高雄退居台灣第四大城
(各項指標除了幸福感以外。台中幾乎已經全面超越高雄)
現在升格後桃園市虎視眈眈 難道高雄很快退居台灣第五大城?
為何? 反問這二十年來適合高雄的產業政策在哪裡?
沒有產業政策->人口外移->GDP下降->稅基/統籌分配款流失
->哭窮->舉債->人口外移->GDP下降->稅基/統籌分配款流失
永無止進的負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