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戶市區離岸3公里的海域,10米深的海底被填沒了,露出一個4.36平方公里的
人工島。島上設置28個3萬噸級深水泊位,形成2萬人口的居住區,有無人駕駛的自動電車
環島穿行架雙層吊橋連結市區。
神戶市1966~1981年耗資26.4億美元,移走西郊高倉山8000萬立方米土石,填造出這
個名叫“港島”的人工島。1972年又開始填造更大的六甲島,面積5.8平方公里,也是作
為港區,可望於1990年完工。神戶戰後填海得到的陸地約15平方公里,比老市區還大。除
了兩個人工島外,碼頭和大工廠也多建在填海地上﹔300多個泊位佈設在33公里岸線上,
多是深入海中的突堤,成倍提高了海岸的利用率。神戶年吞吐貨物1.5億噸左右,為世界
第二大港,大半得益於填海造港工程。
日本的人工島很多。舉其要者,有東京灣內的扇島,原面積僅0.9平方公里,日本鋼
管公司將它填擴到5.5平方公里,建成年產600萬噸的扇島鋼鐵廠(規模相當中國鞍鋼)。
其佈局合理緊湊,全程自動化,從礦砂、煤炭上島到鋼錠、鋼板出廠,全部在島上完成,
全廠職工僅8000人。長崎市彈丸大的香燒島,擴大到1.62平方公里,並同大陸相連,在上
面建成世界最現代化的長崎造船廠,年造船能力達1900萬噸﹔最大船塢長990米、寬100米
,有10多個足球場之大,可造50萬噸級超級油輪。長崎0.9平方公里的箕島,填擴到2.44
平方公里,建成世界第一座海上飛機場。大阪市關西機場設在7.6平方公里的鋼鐵淨島上
,造價40億美元,1990年通航後每年可起落26萬架次飛機,進入世界十大機場之列。東京
15年來用垃圾填出18個人工小島,解決了垃圾的出路,取得建廠造房的用地。
日本、荷蘭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最多的國家,日本戰後新造陸地1500平方公里以上,相
當10個神戶市區或20個香港島。新地主要用於工業、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東京灣、伊勢
灣、大阪灣、瀨戶內海20多個新興工業中心,都建在填海地上﹔13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
所有大型造船廠、煉油廠、汽車廠、石油化工廠,也建在新陸上。東京以東80公里的鹿島
工業區,佔地16平方公里,—半是填海地。大阪市堅持以垃圾和浚港淤泥填海造陸,20年
得地10平方公里,建成南港新區,2/3作為港口用地。橫濱市中心3.7平方公里“黃金地”
,乃填海所得。不知名的小城土阪出、丸龜二市,也分別造陸7和3平方公里。
http://content.edu.tw/senior/geo/ks_ks/live/geobook/globe_4.htm
好像某人又打到吱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