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一個有趣的資料
https://hk.m.yahoo.com/w/kplus/question?qid=7010062800211
擷取一點重點在下面: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到廣州與英軍
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
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議」[16],
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陸。但
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
,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国打敗
,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給英國。ꀊ
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
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
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ꀊ
所以"香港島是被割讓"的,
但是"九龍半島、新界是被租借"的,
中國政府只能收復九龍半島、新界。
"香港島當時是不能收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