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跑攤不讀書 政治的悲哀
2014年09月30日 04:09
訪日行程進入尾聲,柯文哲一抵達東京成田機場,才走出遊覽車就迫不急待的在馬路邊,
脫掉西裝外套,直呼「我終於恢復原來的我,呼!」(朱真楷攝)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昨天結束訪日行程。白天他抵達神田川地下調節池參訪時,私下有
感而發地說,若自己不是每天得跑攤,就能讀更多的書、看更多的事,就能有更大的空間
思考更多政策。可惜的是,台灣政治的悲哀,就是政治人物要透過跑攤讓選民看見,「這
就是不文明」。
從上周六到昨天晚間,柯文哲利用短短不到60小時的時間,發揮外科醫師求快性格,一連
跑了9個市政訪問行程、2場台僑懇親會,及1場留學生座談,甚至昨天下午還抽空前往東
京大學醫學部與外科急救團隊交流。
面對自己的快節奏,柯文哲說,他就是無法忍受慢吞吞。也因此,3天下來,他總是拉著
行李走在最前方,連參訪地下調節池時,儘管所在地點位於地下約20層樓、伸手不見五指
的排水涵洞,他仍衝第一,翻譯幾度跟不上腳步。
讀書 可思考更多政策
為何總是如此急行軍?柯文哲在搭電梯離開涵洞時似乎給了答案。他有感而發地說,「我
如果不是每天在跑攤,就能一直讀書,看更多的東西,跑攤實在浪費時間!」
現場有人回說台灣政治文化就是「見面三分情」,他則像是無可奈何地說,「對啊,這是
台灣政治的悲哀……」
柯文哲說,台灣政治很講究什麼東西都要看到人到場,問題是這就是不文明,民眾不應該
用這種角度期待首長。
因為,擔任首長是要做事、要有思考能力,才能有效率的替市民解決問題。因此,他認為
市長就應該花更多時間安靜下來,思考城市該怎麼設計、怎麼發展。
市長 應靜思設計城市
例如,他說,在正式參選市長前,前民進黨政府的政務官替他上了市政補習班,讓他對治
水問題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與見解。也因此,昨天他參訪地下調節池時,聽到日本政府花
了台幣300億,只為了將神田川部分範圍,約4.5公里的河水抽到地下疏洪,讓他大感不可
思議,這樣做根本就只是想「展現國力」。
治水 從日本經驗發想
柯文哲解釋,就台灣環境而言,台北市若要徹底解決淹水問題,其實思考在大安森林公園
挖個大池塘,設計成降雨時能將水導入;尤其,北市夏天熱島效應明顯,若能利用滯洪池
提高蒸發水的面積,也能達到降溫效果。
柯文哲強調,日本有錢能花300億,但台北不是那麼有錢,所以透過多方思考就能找出便
宜又有效的辦法。他也說,就是因為先前有時間針對市政深入研究,所以昨天聽完日方簡
報後,就能大概掌握北市治水能怎麼做。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30000452-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