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會重演的, 小弟我的心得是:
民調是種行銷的過程, 候選人藉由民調結果來激起支持者的投票意願: 台灣藍綠陣營喚醒
民眾出門投票的方法不一樣, 藍營候選人喜歡 "示弱" 以激起支持者危機感, 綠營則喜歡
" 捧高支持度" 以增加支持者激情度。
最正確的民調等同機密, 一般民眾只能由候選人的" 微言大義" 來了解選情虛實; 真正的
激戰區媒體民調是不可能準的。
此外, 公布的媒體民調一向會高估氣勢領先者的支持率 (非實際領先者) 與兩黨以外之獨
利候選人支持率。底下有篇文章給版友們參考。結論很廢, 但內容中立, 值得一看。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132
氣勢是媒體營造出來的, 在氣勢一面倒的選區, 氣勢領先者支持率往往貼近最終之得票率
。2002年馬英九尋求市長連任, 聲勢如日中天, 民調長期維持60%以上甚至近70%, 開票結
果, 馬英九得票率64.11%。
再拿很多人很愛提的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
http://home.tvbs.com.tw/static/FILE_DB/PCH/200612/yijung-20061207111624.pdf
選前四天的台北市長民調, 郝龍斌52%, 謝長廷21%, 屠殺嗎? 開票結果郝龍斌53.8%。
宋楚瑜民調7%, 最終得票率多少? 4.14%, 大約打6折。
http://home.tvbs.com.tw/static/FILE_DB/PCH/200612/yijung-20061208095309.pdf
選前三天的高雄市長民調, 黃俊英50%, 陳菊36%, 黃俊英破50%夠穩了吧?
錯, 開票結果, 小輸1114票。
都是走路工消息造成的嗎? 得票數告訴你。
藍營 1998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左營區 45856 48827 57822 52772 65870 52466 62389
鼓山區 39813 37228 30720 31893 40363 34181 40093
楠梓區 31907 27481 42931 41360 52383 43839 50228
苓雅區 54061 36338 54465 50406 61506 50047 55934
前金區 9482 8042 8833 8054 9634 7753 8891
新興區 16491 15278 16325 14936 18170 14454 16405
三民區 82520 79273 89449 83357 105483 84489 97532
前鎮區 49407 45725 49533 47526 58718 47996 54332
小港區 36557 34959 34512 34076 41439 36233 38676
鹽埕區 8897 7323 7571 7214 8403 6679 7290
旗津區 8241 6853 6244 6709 7283 5927 6234
舊高雄市 383232 347327 398405 378303 469252 384064 424480
綠營 1998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左營區 30470 34555 46765 36434 43068 44281 47560
鼓山區 36982 37430 35788 30092 34545 36998 38714
楠梓區 28611 28392 49349 38609 45513 48170 50536
苓雅區 53893 37625 65021 47631 54887 53978 56730
前金區 9743 9233 11229 8033 9274 8707 9254
新興區 17510 16993 20725 15257 17498 16625 17424
三民區 96422 94367 124301 92868 108182 107543 113891
前鎮區 57740 57669 71880 53601 62417 64535 66062
小港區 37738 37473 52627 38399 45252 51094 50395
鹽埕區 9460 9396 11269 9115 9769 9508 9569
旗津區 9228 9055 11714 9378 9962 11660 10854
舊高雄市 387797 372188 500668 379417 440367 453099 450566
歷屆市長選舉, 綠營得票數常態區間就是37~39萬票, 藍營常態區間35~38萬票; 不是說國
民黨初選結束四大家族就表態挺黃? 票跑哪裡去了? 黃俊英票數有所增長但站不上38萬票
, 在藍綠相差1~2萬票的選民結構, 這非常致命, 顯示黃俊英在高雄只能固本, 拓展票源
能力大有問題, 選輸了, 能怪誰? 即使走路工有干擾選情, 來回5000票計算, 黃俊英頂多
就是險勝。
再看更近的例子。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86231
2010年選前一個半月民調, 胡志強51%, 蘇嘉全34%。比賽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 選舉結果胡志強得票率51.12%。為何差這麼多? 因為民調根本測不準台中縣。
至於台北市長, 郝龍斌49%, 蘇貞昌39%, 為什麼比較準? 因為第一, 花博讓大家覺得沒這
麼差, 對比過去的媒體唱衰產生反差效果, 對氣勢有拉抬作用; 第二, 選戰後期, 蘇貞昌
很明顯就是選假的, 大家都看在眼裡, 整體而言, 雙方氣勢已不相上下。
總結以上, 我要說的是, 在雙方氣勢相當時, 民調數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媒體氣勢有
極大差距之時, 民調的絕對數據不是不能看, 而是他告訴你 "領先方得票率應該至少多少
%", 而不能用雙方的差距推最終得票率。
到底怎麼推? 還是要回歸歷史藍綠得票區間。用台北, 台中, 高雄三個例子推論一次。
台北市:
藍營歷屆選舉最差就是2006年 (郝+宋74萬, 只看郝龍斌則為69萬); 綠營最高就
是2004年阿扁的69萬, 從來沒跨越過70萬的門檻。
由最近的例子看, 2010年郝龍斌79萬票, 蘇貞昌63萬票, 假設2014年藍營選票10%跑去投
柯p, 則連勝文69~70萬, 柯p70萬, 柯p險勝。
柯p超越歷屆綠營得票數應該沒問題, 但選舉後綠營不能拿這個數據說自己得票數增長,
因為裡面很多票是藍的。 如果拿70萬票陶醉自己, 就太不長進!
可能有人問說, 只有10%倒戈會不會太少? 我的看法是, 歷屆捲舉除非候選人出現極大爭
議, 人和不佳, 弊案纏身, 樁腳倒戈, 否則不太可能出現10%的選票移動。
如果要超過10%, 我應該會看到國民黨市議員候選人倒戈或暗中挺柯p; 年底市長和市議員
綁在一起選, 如果藍營選票超過10%, 那每區現任至少有一人要落選, 有危機意識者不喊
出 "市議員投藍, 市長投柯p", 是要等著跳海嗎?
但是完全沒看到, 也沒有傳言。
競選連任的候選人, 則更不可能。
隨便舉個例子。
彰化縣長選舉, 2001年翁金珠30.2萬票, 2005年翁金珠27.1萬。差10%, 但連任時遇到田
尾花博弊案, 黨內內鬨, 福利國倒戈, 大環境不利執政黨, 再加上卓伯源當年形象清新有
空氣票加持, 才造成票數下滑。
宜蘭縣長選舉, 2005年呂國華12.1萬票, 2009年呂國華11.2萬票。差8%, 但宜蘭縣基本盤
本來就是綠大於藍, 2005年獲勝除了馬英九鞏固票源外, 更大原因是綠營出現人才斷層,
推不出候選人只好讓24年前的老縣長陳定南披掛上陣。回鍋參選比做太久殺傷力更強, 輸
調選舉是意料中的事。呂國華執政4年沒有太多代表性的建設, 停辦童玩節讓許多異鄉打
拚的宜蘭人少了 "自豪的理由", 再加上選前猛打回憶陳定南廣告, 執政權還給綠營一點
也不意外。
所以講回來台中市。舊市區部分, 2010年胡志強30萬票, 蘇嘉全25.5萬票。雖然大環境不
利現任者, 但胡志強畢竟沒出大紕漏, 也沒有弊案, 很多建設有在進行, 再加上舊台中市
藍綠基本盤差距大 (2012年來看, 約15%), 林佳龍民調再高, 要轉換成選票談何容易?
舊縣區部分也分享很多次, 2010年蘇嘉全勤跑基層, 運用農會人脈攏絡, 再加上派系矛盾
被激化 (以前紅黑共治, 現在來個胡志強壞了我的好事), 造成蘇嘉全拿到空前的44.7萬
票, 胡志強差點敗選。但人情票已經用完了, 2012年總統大選, 投票率更高, 蔡蘇配得票
只剩下41.7萬票。
在台中縣要選的好, 人和與資源很重要, 林佳龍一來缺少人和, 二來沒人脈, 第三海線與
蔡其昌處不好, 山線這次也拿不到紅派的票, 我找不到選得好的理由。
所以我認為, 本次舊台中市, 胡志強票數大約掉4%~5%, 林佳龍票數增加5%; 舊台中縣投
票率會往下掉, 胡志強票數會比2010年好一點 (部分派系歸隊), 林佳龍選的頂多和2012
年蔡英文差不多。總合起來, 胡志強51%~52%, 林佳龍48%~49%, 胡贏3~5萬。
高雄市:
先前也分享過, 在縣市合併後, 藍營在高雄已經沒有機會了。但差距也沒有想像的大, 舊
高雄市藍營輸2~3萬, 舊高雄縣輸6~10萬, 整體而言輸10萬以上不令人意外, 但得票率多
少? 輸十萬還有46%。
以上是我的看法, 各位高手們可以給予指教; 開賭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