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案擱淺顯露中共依法治國難題
【聯合報╱社論】2014.11.02 02:29 am
中共發布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全面推動依法治國的決定》,同日釋出起訴前中央軍委副
主席徐才厚的消息,唯未見周永康案的訊息。謠諑紛紜,一般認為,中共在處理周永康案
上似已遇到困難;而周案的擱淺,正標誌著中共「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困境。
王立軍於二○一二年二月六日叛逃成都美國總領事館,引爆了薄熙來案,也間接引爆了周
永康案。直至今年七月二十九日,中共始宣布周案已由中紀委「立案審查」,而周永康未
公開露面已超過一年。也就是說,周案發生已兩年餘,其人身被控制一年餘,但全案仍在
黨機構「中紀委」的「立案審查」階段,國家憲法所規定的公檢法機構迄未介入。
中紀委是黨紀機構,而舉世政黨皆有黨紀機關,但黨紀機構的「雙規」(在規定時間、規
定地點接受調查),倘若到了「軟禁/囚繫」的程度,更在中紀委「立案審查」階段,國
家公檢法卻袖手旁觀,則非僅越俎代庖,也是對國家憲治及法治的僭越。
這種「黨紀」高於「國法」的異象,形同以黨機構「中紀委」為廚房,而以憲法機構「公
檢法」為外場跑堂。在黨機構中紀委的廚房中,案件完成了切割、調味、烹飪,然後送交
憲法機構公檢法跑堂上菜。而且,進入公檢法階段後,又有主掌公安、檢察及法院的黨機
構「政法委」接手掌握,周永康即原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分出任「政法委」的書記;如
此一來,國法就一條龍地被關進了黨的籠子裡。因而,若不節制「中紀委」並廢止非憲機
構「政法委」,如何能夠實現「依憲治國/依法治國」?而憲法機構公檢法又如何能擺脫
其司法跑堂的角色?
像周永康這樣的大案,當中紀委把案子捏在手中進行烹調時,也常是控辯雙方進行政治交
易的時段;控方揭發到什麼程度,與辯方認罪到什麼程度,皆是談判項目,此自薄熙來案
的剪裁已可概見。談判成功,即送憲定司法機構跑堂上菜,公開審判;而周永康案似已拋
錨,也許是談判尚未成功,中共中央須防周永康在法院演出魚死網破的鬥爭。因此,如今
檢察院及法院還在等待中紀委出菜,這豈非「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反面教材?
這種現象,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一部矛盾的憲法。矛盾之一:既規定「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總綱第二條),卻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
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總綱第一條),更稱「
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序言),此三層規定皆自相矛盾。因為,共
產黨並不等於「工人階級與工農聯盟」,更不等於「人民」。矛盾之二:既規定「中華人
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總綱第三十五條),則
如何又能限制「各政黨」(序言有此一詞)的憲法平等地位,而卻以憲法規定共產黨有一
黨專政的特權?因此,四中全會所稱之「依憲治國」,究竟是主張要依「繼續在中國共產
黨領導下」的專政部分?抑或是主張要依「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之民
主部分?也就成了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矛盾。
中共領導人皆曰:「治國必先治黨。」而「依憲治國/依法治國」的根本難題,卻在於究
竟要「把黨關進法的籠子裡」抑或「把法關進黨的籠子裡」?周永康案非常典型地顯示了
「誰該關進誰的籠子」的難題,其他的憲治及法治難題皆可以此類推。
習近平就任總書記時曾公開宣示:「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回
頭看四中全會《全面推動依法治國的決定》,主軸是在「依據憲法/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並稱「要理直氣壯講、大張旗鼓講」。那麼,例如在同一部憲法中第三十五條所載「公
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是否亦當「要理直氣壯講、大張旗鼓講」?倘若
二者皆是憲法的目標,卻相互鑿枘,將如何實踐?
外界原預期中共在四中全會即處理周永康案,卻遲未端出,這道大菜會不會燒糊在中紀委
的廚房裡?
【2014/11/02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38774.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本來就是笑話一場 可悲的是中共高舉依憲治國卻連落實憲法都不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修再修 改來改去改半天卻連落實都還是做不到
南方周末雜誌不過出個呼籲落實憲政的特刊就會被多次審查修改 引起抗議
在網路上轉發些批評政府的言論就會被送去坐牢 到底是依憲治國 還是依黨治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