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ArcherX (墨拉丁)》之銘言:
: 我們倆有很多可能過去的背景歷史不一樣,
: 因為我小的時候長大我每年過年, 我爸爸就告訴我他怎麼逃難到台灣來,他就流淚。
: 然後他說他爸爸,他小時候,他在家裡過年,他爸爸就跟他講,
: 當時他的爺爺他的祖父 228 的時候,怎麼樣受難,他也流淚。
: 我們倆有不同的歷史經驗,可是他說了一句話,
: 他說可是我們可以有共同的現在,也可以有共同的未來,對不對。
你大爺我老人家很少會修正柯文哲的發言,但這一次我要這樣做
柯文哲說,我們“可以”有共同的現在,也“可以”有共同的未來
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
從中文的角度,但凡說了“可以”,就意味著有選擇否定答案的可能性
例如我們中國人說,香港“可以”實行普選,就意味著“也可以”不實行
臺灣人“可以”投票給柯文哲,自然“也可以”投給法輪功連勝文或者不投票
然而,站在兩千多萬臺灣人的立場上看,共同的現在,共同的未來,并不是選擇
臺灣人“有”共同的現在,也會“有”共同的未來,你“不可以”選擇“沒有”
實際上,在不太長的歷史上,臺灣人也“已經有了”一段共同的歷史
這些都是臺灣人“不可以”不選擇的
我們知道,有一些臺灣人離開了臺灣,移民澳紐美加,或其他地方
也有數以百萬計的臺灣人,跑來中國討飯吃,這個數字聽起來也頗大
但和臺灣的總人口相比還不到十分之一,90%的臺灣人“只會”繼續留在臺灣
這里并沒有所謂“可以”,而是“必須”,是“只能”,沒有任何選擇余地
是的,臺灣人“不可以”,臺灣人已經有了一段共同的歷史和現在
臺灣人也一定會有共同的未來,臺灣人唯一的選擇權,是這份未來的面貌
臺灣人可以選擇柯文哲或者法輪功連勝文,這個選擇是全體臺灣人共同承擔的